[发明专利]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柱的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3628.3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姚谏;卢哲刚;金小群;许平;张行强;盛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1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rp 混凝土 钢管 组合 设计 方法 | ||
1.一种FRP管-混凝土-钢管组合柱的设计方法,所述组合柱是指由外部的FRP管、内部的钢管及填充于两管之间的混凝土共同组成的双管组合柱;其特征在于,该设计方法是在已知将要使用该双管组合柱的工程构件的内力值的情况下,准确评价双管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工程构件的应用要求;
定义用以描述双管组合柱的参数如下:构件长度用L表示;FRP管内外径分别为D和Df,轴压、环拉弹性模量分别为Exc,eff、Eθt,eff,实际环向断裂应变εru;中间混凝土无约束和约束下峰值强度分别fco、fcc,无约束下峰值强度对应的应变为εco,初始弹性模量为Ec,纯弯下的极限压应变为εcu,b;内部钢管外径和厚度分别为Ds、ts,屈服强度为fy,弹性模量为Es;构件两端荷载偏心距为e1、e2,并且约定e2永远取正值且绝对值大于e1;
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对于给定的双管组合柱,根据界限长细比计算公式判断双管组合柱属于短柱或者长柱:
式中,??为FRP管环向断裂应变比(εru/εco),η?为考虑空心率?(=Ds/D)影响的修正参数,采用下式计算:
如果设计构件的L/D计算值小于界限长细比(L/D)cr即为短柱,反之则为长柱;
(2)对于判断为短柱的,采用下式计算双管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
式中,Mu、Nu为偏心距e2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R和Rs为对应于D和Ds的截面半径,A=πR2,Af、As分别为FRP管、钢管的截面面积;2πθ 、2πθ'分别为受压区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高度对应FRP管和钢管的圆心角;参数α1、θc、θt、σf、θf、mf分别按如下计算式获得:
式中,εcu,ec、fcc,ec分别为偏心距为e2时约束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和极限强度,α1为约束混凝土的平均应力系数,而σf为达到应变εcu,ec时FRP管的压应力,其余为计算过程的中间参数;
(3)对于判断为长柱的,采用下式计算双管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
式中,参数emax通过下列各式计算获得:
式中,Ao为包括FRP管、混凝土、钢管在内的总截面面积,Nbal为界限破坏(受拉区和受压区同时破坏)时的截面轴力,ζ1、ζ2分别为考虑破坏时构件曲率和长细比的修正系数,η为偏心距放大系数,e0为等效偏心距,ea为荷载作用的附加偏心距,取值同钢筋混凝土构件;
(4)将计算获得的双管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与将要使用该双管组合柱的工程构件的内力值进行比较,当Nu小于等于构件内力值时,表明该双管组合柱的极限承载力满足工程构件的应用要求,否则就是不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大学,未经浙江树人大学;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36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