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吸氧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3471.4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松;王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家松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04;A61M1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吸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吸氧管。
背景技术
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吸氧时,常规做法是剪去吸氧管的端头后插入气管导管,然后以胶布缠绕在气管导管接头上。此固定方法容易使氧气管打折,且氧流量大或患者呛咳时,氧气管末端容易脱出气管导管。当患者需要紧急呼吸机通气时,不能及时的去除气管导管接头的胶布,或因气管导管接头残留有胶布的胶液使呼吸回路接头与气管导管接头很难连接或脱离等原因而影响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对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观察基本上是观察患者的胸腹部起伏情况,或者接呼吸机观察患者呼吸波形等。
未发现能同时满足经气管导管和经鼻腔给患者吸氧、又能直观的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简易吸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多功能吸氧管,能同时满足经气管导管和经鼻腔给患者吸氧,既方便对患者端的固定,又可行深部吸氧,还具有深部湿化气道及雾化治疗作用,同时增加氧气及药液的利用率,减少浪费。还能直观的观察患者自主呼吸情况。
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案是:主体由一“∩”型卡槽和一吸氧管道构成。∩”型卡槽的两侧由有一定弹性的侧板2和3及内侧板上的气流感应条5构成,吸氧管道由末端氧气接头1、中间管道及前端气体弥散接头构成。把前端氧气弥散接头插入气管导管内,“∩”型卡槽卡在气管导管末端接头上。从吸氧管道末端氧气接头1连接氧气源或湿化液即可对该气管插管患者行气管内吸氧或湿化气道。通过观察内侧板附着的气流感应条的活动可随时掌握患者呼吸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是多功能吸氧管侧视图,其中1—吸氧管末端接头、2—卡槽外侧板、3—卡槽内侧板、4—气体弥散接头、5-气流感应条。
具体实施方式
把前端氧气弥散接头插入气管导管,“∩”型卡槽卡在气管导管末端接头上。从吸氧管道末端氧气接头1连接氧气源或湿化液即可对该气管插管患者行气管内吸氧或湿化气道。同样也可以用于气管切开患者。如“∩”型卡槽卡在患者的一侧鼻翼上,即为经鼻腔深部吸氧。
吸氧管前端的气体弥散接头可使氧气或湿化氧气弥散至气道内,以提高治疗效果,防止气体对气道的损伤。
在观察气管插管患者的自主呼吸时,可通过观察内侧板附着的气流感应条的活动幅度及活动频率可随时掌握患者呼吸情况。
本多功能吸氧管是一种集吸氧及雾化、湿化气道及呼吸观察于一体的精巧治疗装置。使用时具有安全、可靠、快捷等优点,且具有操作简单、观察直观、设计轻巧、成本低廉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场所各类患者的吸氧、呼吸观察及治疗等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家松,未经王家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34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测生物膜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用于图形处理的存储器复制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