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硬化表面层的中低碳铬硅锰马氏体铸钢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3131.1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夏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雨 |
主分类号: | C22C38/18 | 分类号: | C22C38/18;C22C33/06;C21D1/18;C21D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硬化 表面 中低碳铬硅锰 马氏体 铸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氏体铸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钢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塑韧性、并且表面硬度高的中低碳铬硅锰马氏体铸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耐磨材料生产中,中低碳铬硅锰马氏体铸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中低碳马氏体钢通常用于高强度的调质钢,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淬透性较高,冷变形塑性中等,切削加工性能良好。由于它不含贵金属元素,价格便宜,多用于制造高负荷、高速的各种重要零件,如齿轮、轴、离合器、链轮、砂轮轴、轴套、螺栓、螺母等,也用于制造耐磨、工作温度不高的零件,变载荷的焊接构件,如高压鼓风机的叶片、阀板以及非腐蚀性管道管子,还应用于航空飞机轴、梁和起落架等以及航天火箭、原子能工业等关键承力构件,是最早商品化的一类低合金超高强度钢。
众所周知,马氏体有两种亚结构,一种孪晶马氏体,其硬度高脆性大;一种为位错马氏体,其硬度高韧性好。国内马氏体耐磨钢不含Ni,且铸钢成分不均匀,故孪晶马氏体含量比例较高,韧性初步不足。另外,中低碳铬硅锰马氏体铸钢有回火脆性倾向,传统热处理工艺一般为淬火后再进行回火处理。但是传统的热处理工艺不能兼顾高强度与良好塑韧性的要求:若降低回火温度保持其抗拉强度1500-1600MPa左右,则塑性较低(延伸率仅3%-6%左右)、裂纹敏感性很高易发生低应力脆断;若提高回火温度可改善塑性(延伸率>10%),但强度大幅下降至1000-1100MPa。为此,需要开发简便易行的不完全淬火-等温配分热处理新工艺,在保证适当塑性的前提下大幅提高钢的拉伸强度,或者在保证高强度的同时显著改善塑性和韧性,从而实现高强度、高塑韧性的不同配合。
另外,中低碳铬硅锰马氏体铸钢大多用于承受多种工作载荷,受载情况比较复杂,要提高工件表面的承载能力,需要对其表面进行硬化处理,而传统的硬化处理工艺,如渗碳、氮化等表面化学处理和感应表面淬火、火焰表面淬火等,都存在热处理后工件表面变形较大等问题,从而影响工件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具有硬化表面层的中低碳铬硅锰马氏体铸钢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硬化表面层的中低碳铬硅锰马氏体铸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以下组分配置原料(wt%):
C:0.26~0.4
Si:0.95~1.3
Mn:0.70~1.20
Cr:0.70~1.10
杂质:<0.05
余量为Fe;
在中频无芯感应炉熔炼,先熔炼碳素钢,铬铁随料装入,炉料熔清后,炉温达到1580~1600℃加入硅铁、锰铁,硅铁、锰铁料块大小为50~60mm,然后进行熔炼合金化;
2)用铝脱氧后出炉,采用粘土砂、潮型,浇铸成铸件,冷却后进行清砂、打磨表面处理;
3)将制得的铸件钢在830℃~860℃的温度下保温550~600s完成全部奥氏体化处理;
4)经过步骤3)后,再在180~230℃温度下进行等温淬火或者不完全淬火,保温120s~240s;
5)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钢件,在340℃~430℃的温度区间内,保温180s~300s,然后再淬火至室温;
6)在氩气的环境下,采用横流、管板式、多模连续二氧化碳激光器对钢件表面进行扫描式加热,扫描速度为14mm/s,激光器的功率为150W,氩气的流量为5~15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雨,未经夏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3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国际货币自助兑换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颈康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