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务器故障切换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93053.5 | 申请日: | 2012-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1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云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12;H04L29/14 |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庞聪雅 |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务器 故障 切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领域,特别是关于网络服务器故障切换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服务器-客户机模式下,服务器是由DNS域名确定其位置的,客户端应用系统在访问服务器之前必须通过使用DNS服务对其域名进行解析,从而得到该服务器的IP地址。在客户机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就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假如这一服务器发生故障,客户机应用系统有两种可能的选择:1.中断通信;2.选择另一个服务器继续。
在这种模式下,客户端应用系统必须通过以下方式检测出服务器是否中断:
(1)服务器没有响应(time out);
(2)服务器回应错误信息;
(3)收到传输层错误信息;
为了让客户应用程序能够在检测出服务器发生故障后,有选择其它服务器的可能,必须在其应用程序中明确提供一个服务器列表,指明: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第三......等。当第一个服务器中断,则尝试和第二个服务器建立连接,再则第三,依此类推。
也就是说,这一故障切换过程是由用户程序的干涉而实现的,有较大局限性:
其一、服务器列表是静态的,必须有用户特别指明;
其二、替代服务器的选择有着较大的盲目性,无法保证所选服务器是否正常及有效,也不能因服务器的负载情况而灵活选择;
其三、接管是通过应用程序而实现,缺乏透明性;
其四、被动的中断识别方式;
其五、为满足可靠性的保证,应用程序开发量较大。
因为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的故障切换模式的不足,提出在服务器池框架下实现全透明的故障切换模式,用户无需任何干预,只需要在服务器故障发生后进行一个池名解析就可以获得新的正常服务器,并重新进行连接,而从方便快捷完成故障切换的过程。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服务器故障切换方法,其包括:
客户端通过池名访问服务器池,首先在池化器处进行池名解析,池化器收到客户端发来的池名解析请求后,会在自身保存的服务器列表中进行查找,并根据预先确定的策略选择一个有效的正常运行的服务器,然后将该服务器的IP地址发送给发出解析请求的客户端;
客户端完成池名解析后,然后根据解析得到的服务器IP地址,直接访问服务器,并进行数据交互;
如果在数据交换中该服务器发生故障,客户端从传输层得到一个错误信息,客户端由此可以获知服务器端发生故障,这时,客户端进入故障切换模式,客户端重新在池化器处做一次池名解析,获得下一台正常运行的服务器IP地址,然后直接和新的服务器建立连接,完成故障切换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服务器池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服务器池:服务器池是由一组具有相同功能的,并被统一管理起来的服务器组成,每个服务器池均使用唯一的池名作为标识;
池化器:是服务器池的管理设备,负责将多台服务器组成一个虚拟的服务器池,并对各台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同时提供池名解析功能,以便能让用户方便地访问服务器;
客户端:访问服务器池的客户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服务器池采用登记机制,要求服务器在启动时需主动在池化器处进行登记,池化器中任意服务器启动后首先通过向池化器发送登记消息进行登记,其中该登记消息中包含有服务自身的相关信息,包括:池名、唯一的服务识别号、服务器IP地址、服务端口、服务协议、服务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服务器池采用故障检测机制:在服务器池系统内,池化器服务器的登记信息负责对服务器进行周期性的健康状况检查,一旦发现服务器故障,池化器立刻将该服务器从服务器池中删除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服务器池采用池化器信息同步机制:池化器发现某服务器发生故障,会立刻在自己所保存的服务器列表中将该服务器删除,同时通过服务器更新消息通知其他所有池化器该服务器发生故障,其他池化器收到通知后,也立刻将该服务器从其保存的服务器列表中删除掉,这样保证了服务器列表中都是运行正常的服务器,并且所有池化器信息的一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云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云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3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