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湖地区村落污水处理与断头河浜水环境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2775.9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7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艺;郑泽鑫;占明飞;李仁霞;戴如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湖 地区 村落 污水处理 断头 河浜 水环境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太湖周边地区村落污水处理与断头河浜水环境原位修复。
背景技术
苏南太湖水网地区,河流众多,人们习惯将与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河流(或人工小水渠)称为“河浜”。近年来,随着国家“村村通”交通规划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乡村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村内承载交通运输的河浜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航运功能,与之相应而产生的“填浜筑路”的举措使得多数河浜被填埋或拦腰截断,成为断头河浜。
太湖流域周边地区村落多数依河浜两岸分散而建,两岸村民多将河浜内的河水作为生活、生产用水,然而由于村落地区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所产生的污水大多通过雨水管道就近排入雨水收集管网,最后进入河浜,使得河浜成为纳污载体,而农村脏乱的周边环境致使降雨时流入河浜的雨水径流携带有大量的禽畜粪便以及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漂浮物,从而导致河浜水体污染,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此外,这些污水最终汇入太湖,加重了太湖水体的污染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太湖周边地区村落与河浜环境污染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效、低能耗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污水处理方法不需要额外建造村镇污水收集管网,通过村镇现有雨水管网收集村落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然后利用地埋式设施进行处理,同时依托断头河浜构建曝气鱼塘,依靠生物净化浮岛、鱼塘底栖动物以及服务性鱼类对尾水进行深度净化,使最终出水指标不仅能达到且远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河浜内水质可恢复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Ⅴ类。
本发明所述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如下:
村落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通过村镇雨水总管收集后,流经设有溢流口的溢流泄洪管至格栅,经格栅后汇入调节池。仅当降水量较大时,多余的雨水致调节池达到最高水位线后,则通过溢流口直接排放过量雨水。调节池内污水经由水泵提升至A/O集成式砖砌污水处理设施,该设施为集厌氧→好氧→沉淀→消化为一体的地埋、砖砌式组合结构。设施中污水首先在厌氧池内进行水解酸化,出水自流入接触好氧池,由池底设置的潜流式曝气机对污水进行曝气,经好氧处理后污水流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部分上清液回流至厌氧池进行反硝化,回流量为原污水流量的1-2倍,下层污泥定期提升至污泥池,污泥池内进行微氧充气搅拌,好氧消化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理外运进行填埋或者用于当地农田堆肥,沉淀出水经清水池汇集后外排至曝气鱼塘进行生物强化处理,最后通过溢流坝溢流排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A/O集成式砖砌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利用村落内原有雨水收集管网,通过建设溢流泄洪管,收集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同时依托河浜构建浮岛、改建鱼塘,形成河浜水环境原位修复体系。不仅处理了村落生活污水,而且还收集并处理了村落初期雨水,从而从源头消减了汇入太湖污染负荷,保证了浜内鱼塘放养环境,实现村落生活污水治理、河浜生态环境修复、水产高效养殖三位于一体,具有建造简单、耗资少,不占用沿河周边的土地,生态环境效益显著等优点,符合农村地区居民生活习惯和当地经济承受力,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太湖周边村落生活污水处理与断头河浜水环境原位修复工艺的流程图;
图中:1-溢流泄洪管;2-格栅;3-调节池;4-厌氧池;5-接触氧化池;6-沉淀池;7-污泥池;8-清水池;9-曝气鱼塘;10-溢流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发明采用“A/O集成式砖砌、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曝气鱼塘”集成工艺作为太湖周边村落生活污水处理与河浜水环境生态修复方法,地埋式微动力A/O为砖砌结构,主要包括厌氧池4、接触氧化池5、沉淀池6、污泥池7、清水池8五个连续不同的污水处理构筑物,曝气鱼塘9内设有净化浮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27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电脑专用的蓝牙键盘保护壳
- 下一篇:一种桌面式立体显示交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