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电子装置及触控轨迹的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2444.5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6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董睿昕;林义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鸿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轨迹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电子装置及触控轨迹的校正方法,特别是一种可计算校正点位的触控电子装置及触控轨迹的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电子装置的主流,例如智能手机或平板计算机等,均舍弃传统的键盘鼠标装置而改以触控面板作为标准的输入和输出的接口,以因应电子装置的微小化趋势。通过触控面板,移动电子装置提供使用者借由手指在触控面板上的触碰或滑动来执行触控操作。
而随着触控及硬件技术的日新月异,触控操作也愈来愈人性化,许多触控操作方式也愈来愈细腻,因此对于触控轨迹的分辨率要求也愈来愈高,否则便容易发生误判或者是描绘出的触控轨迹不如预期。
由于一般人在触控面板上操控执行时,往往会因重心偏移或接触面积变异,造成触碰点位变异使得执行轨迹呈现非平滑状况,因此一般均不会直接使用触控面板所检测到的触碰点位,而是会进一步对触碰点位进行线性化处理。目前触控行业人员对于触控轨迹的修正多利用内插法来平滑化使用者在触控面板上所画出的轨迹。
请参照图1与图2,分别为现有技术示意图(一)、(二)。当手指在触控电子装置10的触控面板101上滑动时,触控面板101会检测到触碰点位250(包含A1~A12),此时,触控电子装置10的处理器会对触碰点位250进行线性化处理而得到模拟点位260(A1’~A12’)。其中,A1’即为A1;A2’由A1’与A2内插计算而得;A3’由A2’与A3内插计算而得;A4’由A3’与A4内插计算而得;依此类推。
但线性化处理却也造成时间迟滞的问题,也即手指完成操作而离开触控面板101当下所在的触碰点位A12会与线性化处理最后所计算出的模拟点位产生落差。一种现有计算模拟点位260的方式,当触碰物一离开触控面板便立即停止计算,此时,模拟点位可能仅计算至A4’便嘎然停止,导致模拟点位260所构成的轨迹与真实的触碰轨迹不符合或差异过大。尤其当手指移动速度愈快时,差异将会愈明显。此种差异极可能造成触控操作的误判或是令描绘出的触控轨迹不如预期。
现有技术另一种作法为先将触碰点位250存放于缓存器中,处理器再从缓存器中获取触碰点位250进行处理,如此一来虽然可对所有触碰点位250进行计算而得到模拟点位250,但会造成触控操作的反应时间变长而使触控操作产生时间延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电子装置,包含触控面板、处理器与校正模块。其中,处理器每隔一间隔时间检测至少一触碰点位,处理器再根据检测到的触碰点位计算模拟点位。当处理器检测到触碰点离开触控面板时,校正模块根据触控面板检测到的触碰点离开触控面板时的触碰点位的坐标(X1,Y1)以及处理器所最后计算出的模拟点位的坐标(X2,Y2)计算多个校正点位,用以校正模拟点位与触碰点位之间的误差,触控电子装置借由模拟点位与校正点位执行触控操作。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触控轨迹的校正方法,适用于具有触控面板、处理器与校正模块的触控电子装置。所述触控轨迹的校正方法包含:处理器每隔一间隔时间检测至少一触碰点位,处理器再根据检测到的触碰点位计算模拟点位;当处理器检测到触碰物离开触控面板时,校正模块根据处理器所检测到的触碰点离开触控面板时的触碰点位的坐标(X1,Y1)以及处理器所最后计算出的模拟点位的坐标(X2,Y2)计算多个校正点位,用以校正模拟点位与触碰点位之间的误差。其中,触控电子装置借由模拟点位与校正点位执行触控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需要借助缓存器,仅需根据处理器所检测到的触碰点离开触控面板时的触碰点位的坐标(X1,Y1)以及处理器所最后计算出的模拟点位的坐标(X2,Y2)计算出多个校正点位,便使触控电子装置得以借由模拟点位与校正点位来执行触控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具有的种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触控电子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触碰点位及模拟点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触控轨迹的校正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触控电子装置 101:触控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鸿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鸿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2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 NFC 的安全媒体应用程序启动
- 下一篇:条形LED天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