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纬线编织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2121.6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7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对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传对 |
主分类号: | D03D37/00 | 分类号: | D03D37/00;D04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4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纬线 编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机构,特别涉及可用于网眼机或圆织机的纬线编织机构。
背景技术
网眼机和圆织机自诞生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随着技术的发展,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纬线编织机构在消除噪音、降低能耗、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以及操作便利性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技术进步。
第一代纬线编织机构将圆环状的上、下门圈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为倾斜面,两个倾斜面圆周外侧之间的距离小于内侧之间的距离,依靠倾斜面对梭船支撑力产生的分力作为向心力来抵消梭船沿上、下门圈作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由于两个倾斜面圆周内侧没有限位结构,致使梭船频繁发生飞梭现象,作业效率十分低下。
为了克服飞梭现象的发生,第二代纬线编织机构将上、下门圈相对的两个侧面设置为平面阶梯型结构,利用阶梯台阶作为梭船向内飞梭的限位,在梭船朝外的侧面上设置梭底板,梭底板在上下门圈之间的栅门轨道上滑动摩擦,利用栅门轨道对梭底板的支撑来克服梭船做圆周运动的离心力。这样虽然很好克服了飞梭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作业效率,但梭底板与栅门轨道的滑动摩擦产生了强大的摩擦力,致使驱动梭船运动的动力大幅增加;同时摩擦产生的噪音极大,梭底板以及栅门轨道的磨损十分严重,需要经常更换易损件,橡胶制成的梭底板以及由扁丝构成的栅门轨道为了耐磨,都需要经过特殊处理,价格昂贵;由于限位结构的设置造成断丝现象时常发生。
为了降低能耗、减低噪音、减少磨损,第三代纬线编织机构将栅门轨道改换成滚柱轨道,利用梭底板在滚柱轨道上进行滚动摩擦来降低能耗。这样刚开始效果较为明显,驱动梭船运动的电机功率从原来的6、7千瓦降为3千瓦,噪音、梭底板的磨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滚柱轨道同时担负着经线分隔功能,使得滚柱轨道上的滚柱直径受到限制,由于滚柱直径较小,无法使用滚动轴承,虽然梭底板与滚柱之间为滚动摩擦,但滚柱与支撑滚柱的芯轴之间仍为滑动摩擦,直径较小的滚柱与直径更小的芯轴之间的滑动摩擦持续不了多长时间,滚柱与芯轴之间的间隙变大,芯轴变形,致使噪音再次变大,滚柱与芯轴需要经常更换,断丝现象没有改善。
为了克服滚柱以及芯轴易磨损问题,第四代纬线编织机构将梭船上的梭底板改换成滚轮、滚柱轨道恢复为原来的栅门轨道,滚轮直径相对较大,可以使用滚动轴承,滚轮在栅门轨道上滚动,这样,驱动梭船运动的电机进一步降为2.5千瓦,易损件的使用寿命有所延长,但由于栅门轨道同样担负着经线分隔功能,所以栅门轨道的滚动面并非平滑的连续面,而滚轮为了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其刚性仅次于栅门轨道,滚轮在不连续的栅门轨道上滚动会产生震动,从而发出刺耳的噪音,梭船上的零件以及安装在梭船上的纬线管经常被震松跌落,断丝现象仍旧存在。
时至今日,纬线编织机构高噪音损害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易损件使用寿命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设备使用、维修成本极高,断丝现象降低作业效率。长期以来,克服上述这些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驱动阻力较小,低噪音、低磨损,不会断丝的纬线编织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传对,未经周传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2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双头绣花针
- 下一篇:一种低发射率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