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气尾管及自卸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91857.1 | 申请日: | 2012-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0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陈春根;朱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矿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袁亚军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卸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排气尾管及自卸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铰接式自卸车接车箱部分的排气尾管的设计都采用的是铰接球式结构设计,目的是可以防止排气尾管在铰接车车头绕铰接轴的转动以及后车架绕铰接轴的摆动的过程中发生扭曲变形。
但是现有的铰接球式结构通常存在排烟管弯角小,致使产生的背压过大与发动机排气系统不匹配、密封性较差、抗扭曲性能差、排烟管易出现变形、开裂等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铰接球式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减小排气背压,加强密封性及抗扭曲性,可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排气尾管及自卸车。
一种排气尾管,其中,包括软管、连接于所述软管一端的铰接球头、连接于所述软管另一端的铰接球壳以及连接所述软管两端且将所述软管弯曲成预定角度的硬质的支架;
所述铰接球头通过球头法兰组与所述软管一端连接,所述铰接球壳通过球壳法兰组与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球头法兰组连接所述软管的部分及所述球壳法兰组连接所述软管的部分。
优选的,所述支架设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使所述支架沿长度方向伸缩。
优选的,所述软管为编织管或波纹管。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铰接球头匹配的用以连接于其他管路的球壳,所述铰接球头上套设有限制所述铰接球头脱出的挡圈,所述球壳与所述挡圈通过一包箍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铰接球壳匹配的用以连接于其他管路的球头,所述球头上套设有限制所述球头脱出的挡圈,所述铰接球壳与所述挡圈通过一抱箍连接。
优选的,所述球头法兰组连接所述铰接球头的部分与连接所述软管的部分之间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球壳法兰组连接所述铰接球壳的部分与连接所述软管的部分之间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铰接球头及所述铰接球壳均为冲压成型。
一种自卸车,其中,包括上述的排气尾管。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编织管或波纹管结构增强了排气尾管的的可靠性和密封性;同时,加大了编织管或波纹管的弯角以减小排气背压,使排气系统工作效率提高。
2、支架可防止编织管或波纹管发生扭曲变形,提高了排气尾管的可靠性。
3、采用法兰连接方式,使得排气尾管的各零部件在维修时便于拆装。
4、铰接球头及铰接球壳采用冲压成形零件,减小了零件自身重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排气尾管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排气尾管的实施例的实施例的零件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排气尾管,其中,包括软管1、连接于软管1一端的铰接球头2、连接于软管1另一端的铰接球壳3以及连接软管1两端且将软管1弯曲成预定角度的硬质的支架4;铰接球头2通过球头法兰组5与软管1一端连接,铰接球壳3通过球壳法兰组6与软管1的另一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软管1两端通过铰接球头2和铰接球壳3与其他管路连接,由于软管1本身的可弯曲性加上铰接球头2和铰接球壳3的铰接从而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密封性和抗扭曲性,通过支架4的设置可防止软管1扭曲变形阻碍排气,法兰的连接形式使整个结构的零件拆装更便捷,支架4的固定使软管1弯曲形成的弯角角度较大,以使软管1弯曲产生的背压减小。其中,软管1可选择编织管或者波纹管。
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架4两端可分别铰接球头法兰组5连接软管的部分51及球壳法兰组6连接软管的部分61,支架4铰接与法兰上使整个结构更紧凑,且无需额外的零件固定支架4。其中支架4还可设置伸缩结构,伸缩结构使支架4沿长度方向伸缩。通过设置伸缩结构,使支架4通过伸缩以适应软管1的变形,进一步防止软管1因变形过度造成扭曲。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是,伸缩结构可由支架4的第一支架杆41套接于支架4的第二支架杆42中实现。
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与铰接球头2匹配的用以连接于其他管路的球壳21,铰接球头2上套设有限制铰接球头2脱出的挡圈22,球壳21与挡圈22通过一包箍23连接。还包括与铰接球壳3匹配的用以连接于其他管路的球头31,球头31上套设有限制球头31脱出的挡圈32,铰接球壳3与挡圈32通过一抱箍3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矿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矿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1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