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肽—纳米金粒子药物载体合成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91541.2 申请日: 2012-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2961756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王建浩;邱琳;王车礼;蒋鹏举;夏江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7/42 分类号: A61K47/42;A61K47/02;A61K45/00;A61P35/00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地址: 213164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肽 纳米 粒子 药物 载体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和纳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肽纳米金粒子药物载体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放疗和化疗。然而大多数药物在有效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破坏正常的组织细胞。为了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降低药物的毒性,纳米药物传输载体引起了广泛关注。 

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由于体积小,生物相容性好及毒性小等优点,在药物传递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金纳米粒子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粒径小和表面容易修饰等优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纳米药物载体。目前国内外很多小组都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研究将蛋白、抗体、聚合物等与纳米金粒子连接实现跨膜传输(Rosi N. L., Giljohann D. A., Thaxton C. S., et al. Science, 2006, 312, 1027-1030)。有机小分子修饰的纳米金粒子也被用作药物传递(Kim C. K., Ghosh P., Pagliuca C., et al. J. Am. Chem. Soc., 2009, 131, 1360-1361)。然而,有机小分子生物相容性不好,这限制了其在生物中的应用。近年来,多肽分子也被用于修饰金纳米粒子,并且可以使金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保持稳定(Levy R., Thanh N. T. K., Doty R. C., et al. J. Am. Chem. Soc., 2004, 126, 10076-10084)。 

因此,本专利提出一种两亲性多肽修饰纳米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通过疏水疏水相互作用包裹药物小分子;并在多肽序列中插入一段酶切位点,即通过酶切诱导实现药物小分子的释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肽纳米金粒子药物载体合成方法。

多肽DDNNLAC与金纳米粒子表面通过巯基结合,具有很强的亲和性,N端带负电荷的氨基酸可以使纳米金粒子在水溶液中保持长期的稳定性;DDDD(PPG)2LVPRGS(PPG)3GC与金纳米粒子结合后会在金纳米粒子表面形成一种“疏水口袋”,通过疏水疏水相互作用包裹药物小分子;功能多肽序列中间包含一个凝血酶(Thrombin)酶切位点Leu-Val-Pro-Arg-Gly-Ser(LVPRGS)。短序列的稳定多肽DDNNLAC与长序列的功能多肽以1:1比例混合,可在纳米金粒子表面形成稳定的多肽层,并可以使凝血酶能够接触到酶切序列LVPRGS。本发明结合着两种多肽的优势,优化合成条件,建立了一种多肽纳米金粒子药物载体合成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多肽纳米金粒子药物载体合成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按照常规的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出粒径为20 nm的金纳米粒子;

(2)使用稳定多肽和功能多肽的混合物,其中两种多肽分子摩尔比是1:1;

(3)将该多肽混合物加入到粒径为20 nm的金纳米水溶液中,使多肽的摩尔总浓度为1-3 mM,其中多肽混合物与金纳米粒子的摩尔比是100-300:1;震荡10 min,离心12000 rpm后抛弃上清液,加入与上清液等量的PBS缓冲液(pH7.4),合成出多肽纳米金粒子复合物;

(4)将摩尔浓度为1-3 mM药物分子的丙酮溶液与多肽纳米金粒子复合物混合(多肽纳米金粒子复合物与药物分子的摩尔比是1:100-300),震荡1 h,多次离心12000 rpm后抛弃上清液,加入与上清液等量的PBS缓冲液,最后合成出了多肽纳米金粒子药物载体。

其中所述的稳定多肽的氨基酸组成为Asp-Asp-Asp-Asp-Asn-Leu-Ala-Cys,(DDNNLAC);

其中所述的功能多肽氨基酸组成为:Asp-Asp-Asp-Asp-Pro-Pro-Gly-Pro-Pro-Gly-Leu-Val-Pro-Arg-Gly-Ser-Pro-Pro-Gly-Pro-Pro-Gly-Pro-Pro-Gly-Gly-Cys,{DDDD(PPG)2LVPRGS(PPG)3GC},

其中所述的药物分子是指要包裹的疏水性药物,例如紫杉醇、阿霉素、替莫唑胺、柔红霉素等疏水性药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1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