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焦炉煤气作喷煤输送载体的高炉喷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1487.1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6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伟;范小刚;汤楚雄;唐恩;李啸磊;肖承斌;李菊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焦炉煤气 作喷煤 输送 载体 高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工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焦炉煤气作喷煤输送载体的高炉喷煤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喷吹煤粉是高炉炼铁节约焦炭资源,降低焦比和生产成本的重大技术措施,也是现代高炉冶炼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我国是开展喷煤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焦炭价格高涨,喷吹煤粉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高炉喷煤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应用。
由于高炉喷煤是改变高炉用能结构的关键技术,是一项有效的节能措施。高炉以煤代焦,可缓解焦煤的资源短缺,降低生铁成本。鉴于高炉喷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炼铁设计中规定,对于新建或改造的高炉,必须设置喷煤设施。
现有的高炉喷煤主要采用氮气或压缩空气作为煤粉输送介质,虽然安全性较好,但作为煤粉输送介质的氮气,进入高炉后不参加高炉内反应,降低高炉煤气品质,还要吸收高炉内宝贵的热量,限制了高炉炼铁效率的提高。
焦炉煤气中,主要成分为氢气和甲烷,若采用焦炉煤气作为喷吹煤粉的载体,相比氮气或压缩空气作为煤粉输送载体,不仅可以减少氮气的喷入量,而且有利于降低焦比,减少碳排放,提高焦炉煤气的利用价值,获得良好的 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高炉喷煤主要采用氮气或压缩空气作为煤粉输送介质,但进入高炉后不参加高炉内反应,降低高炉煤气品质,还要吸收高炉内宝贵的热量,限制了高炉炼铁效率提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减少氮气的喷入量,而且有利于降低焦比,减少碳排放,提高焦炉煤气的利用价值的利用焦炉煤气作煤粉输送载体的高炉喷煤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利用焦炉煤气作喷煤输送载体的高炉喷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作为喷吹煤粉载体的焦炉煤气经脱水处理后,送往煤气压缩机加压;
经煤气压缩机加压后的焦炉煤气将喷吹罐内的煤粉吹送至煤粉分配器;
经分配器分至高炉各个风口的焦炉煤气和煤粉通过煤粉喷枪喷入高炉内。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焦炉煤气作喷煤输送载体的高炉喷煤方法中,经煤气压缩机加压后的焦炉煤气到达风口前的压力应至少高出风口热风压力50kPa。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焦炉煤气进入高炉内参加化学反应,还原铁矿石,起到降低焦比的作用;焦炉煤气中的氢气反应后为水蒸汽,对环境无污染,减少碳排放;由于焦炉煤气中的氮气含量很低,提高了反应后的高炉煤气的热值;焦炉煤气在高炉内主要为放热反应,有利于提高理论燃烧温度,增加喷煤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利用焦炉煤气作喷煤输送载体的高炉喷煤所采用的系统。
图中,1-焦炉煤气;2-脱水装置;3-焦炉煤气压缩机;4-焦炉煤气阀;5-补气调节阀;6-补气阀;7-喷吹罐;8-喷煤阀A;9-喷煤阀B;10-补气器;11-喷吹煤粉调节阀;12-煤粉分配器;13-喷吹支管阀;14-风口;15-高炉;16-喷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方法是基于利用焦炉煤气作煤粉输送载体的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脱水装置2、焦炉煤气压缩机3、喷吹罐7、补气器10、煤粉分配器12和喷枪16,焦炉煤气压缩机3和补气器10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补气调节阀5和补气阀6;喷吹罐7连接有两个串联的喷煤阀8、9,在焦炉煤气压缩机3和两个喷煤阀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焦炉煤气阀4;补气器10和煤粉分配器12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喷吹煤粉调节阀11,煤粉分配器12和喷枪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喷吹支管阀13。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上述系统,利用焦炉煤气作喷煤输送载体的高炉喷煤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焦炉煤气经脱水处理后,送往煤气压缩机3加压;
经煤气压缩机3加压后的焦炉煤气将喷吹罐7内的煤粉吹送至煤粉分配 器12;
经煤粉分配器12分至高炉各个风口14的焦炉煤气和煤粉通过煤粉喷枪16喷入高炉1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14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急救护创膏制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柴油组合物和提高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