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架结构与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0921.4 | 申请日: | 201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6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尹婷;陈群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鲍俊萍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结构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为依据母案申请(申请号:2010105356902,申请日:2010年11月04日,发明名称:支架结构与显示装置)所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且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不同状态的支架结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显示装置,例如相框,其所配置的脚架仅能以单一方向显示其中的影像,而当影像因其格式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显示方向(直向或横向)的需求时,显示装置便无法随之而改变其显示状态。
现有解决方式为额外组装一转动式脚架于显示装置上,以通过脚架的转动结构而改变显示装置的显示方向,但此举因额外构件以及与显示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往往造成使用者不小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不同支撑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结构,其能以不同状态组装至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本体、一支撑件以及一卡扣件。本体具有一容置部。支撑件以一第一状态或一第二状态组装至容置部而支撑本体,其中第一状态的支撑件为第二状态的支撑件旋转一第一角度。卡扣件可拆卸地组装至支撑件的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以使支撑件通过卡扣件而扣持于容置部。当支撑件以第一状态组装至容置部时,卡扣件组装至支撑件的第一位置。当支撑件以第二状态组装至容置部时,卡扣件组装至支撑件的第二位置。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支架结构,适用于一装置。装置具有一扣合部。支架结构包括一支撑件以及一卡扣件。支撑件具有至少两组插槽。卡扣件可拆卸地组装至这些插槽的其中之一。支撑件通过卡扣件而卡置于扣合部,以使支撑件组装在装置上并支撑装置。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本体、一支撑件以及一卡扣件。本体具有一开口与一扣合部,且开口的侧边处具有一扣合部。支撑件组装于开口上。支撑件具有一第一侧边与一第二侧边,且第一侧边上具有一第一插槽,而第二侧边具有一第二插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角度实质上为90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件实质上具有一对称型轮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件包括一背板以及一夹持单元。背板可拆卸地组装至容置部。背板呈一多边形且具有分别位在相邻边上的至少两个插槽。卡扣件可拆卸地组装至这些插槽的其中之一。夹持单元配置在背板上,且夹持单元可相对于背板开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板还具有分别位在相邻边上的至少两个对位部。本体的容置部呈符合背板的一多边形开口。本体具有分别位在相邻边上的至少三个凹口,且这些凹口对应于对位部。当背板组装至容置部时,这些对位部经由这些凹口的其中之二而抵靠于本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夹持单元包括一第一支架、一弹性件以及一第二支架。弹性件连接在第一支架与背板之间。第二支架枢接于第一支架。当第二支架相对于第一支架旋转并抵靠在第一支架与背板之间时,第一支架相对于背板呈一展开状态。当第二支架相对于第一支架旋转并迭合于第一支架时,弹性件驱动第一支架相对于背板呈一闭阖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夹持单元更包括一第三支架,耦接至第一支架,且第三支架相对于第一支架在一第三位置与一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三支架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三支架在第一支架上的正投影重迭于第一支架。当第三支架位于第四位置时,第三支架在第一支架上的正投影不重迭于第一支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还具有一轨道、彼此背对的一显示面与一背面。容置部位于背面,轨道位于显示面。显示装置更包括一滑动件,配置在轨道上并沿着轨道滑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轨道具有一第一分段与一第二分段。当支撑件以第一状态组装至本体时,滑动件位于第一分段上。当支撑件以第二状态组装至本体时,滑动件位于第二分段上。第一分段与第二分段彼此夹一第二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件包括一背板以及一夹持单元。背板可拆卸地组装至开口。背板具有上述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与第一组插槽、第二组插槽。当背板组装至开口时,背板与本体实质上具有相符的轮廓。夹持单元配置在背板上,且夹持单元可相对于背板开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包括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具有一内表面、上述的显示面与轨道。内表面背对显示面,轨道连通内表面与显示面。第二壳体组装至第一壳体,且第二壳体具有上述的背面与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09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