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掘工作面控尘装置及控尘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0232.3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贺永强;张龙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22 | 分类号: | E21C35/2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6006 山西省朔州***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面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掘进工作面掘进机操作室防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综掘工作面控尘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煤矿粉尘因其自身的理化特性,导致其在具有爆炸危险性的同时,还具有降低精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现场可见度、容易自燃以及导致长期接尘人员患职业病。查阅相关资料可知,掘进机司机处粉尘浓度高达100~1000mg/m3,呼吸性粉尘浓度则高达10~100mg/m3,严重超过了允许浓度。因此,不管从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角度考虑,还是从保护作业人员职业安全健康角度考虑,研究掘进工作面粉尘控制技术,降低掘进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对于防止煤尘事故、改善作业环境、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以及预防职业病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掘进工作面风流分布特征,设计一种控尘帘装置将掘进工作面分为进风和回风两个相对独立的通道,控制涡流区粉尘向射流区司机位置扩散。通过调整风筒口位置及控尘帘悬挂位置有效控制进入操作室的煤尘浓度。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综掘工作面控尘装置,包括控尘帘卷轴及帘体,其特征是:所述控尘帘卷轴轴线偏离巷道中线靠近掘进机司机操作室一侧;控尘帘卷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控尘帘卷轴安装在掘进机司机操作室前方,前部帘体为透明软质材料;后部控尘帘卷轴安装在掘进机司机操作室的后方,后部帘体为软质材料。
综掘工作面控尘方法,其特征是:将风筒布置在掘进机司机操作室一侧的巷道内,风筒出风口位于掘进机司机操作室后方;巷道掘进前,将控尘帘顺巷道纵向安装在顶板锚网上,并将帘体拉出,将掘进机机身长度范围内的巷道沿纵向分隔成两部分;
所述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煤壁的距离小于等于10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采用控尘帘装置将巷道沿纵向分成两部分使司机处于射流扩张段;由于控尘帘里边负压场的作用,外边的新鲜空气经由此处向里流动,煤尘不会从此处向外扩散,有效降低掘进机司机操作室处的粉尘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控尘帘装置布置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尘装置布置侧视图。
图中:1—风筒;2—后部控尘帘卷轴;3—司机操作室;4—前部控尘帘卷轴;5—煤壁;6—掘进机机身;7—巷道;8—前部帘体;9—后部帘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综掘工作面控尘装置,包括控尘帘卷轴及帘体,其特点是:所述控尘帘卷轴轴线偏离巷道7中线靠近掘进机司机操作室3一侧;控尘帘卷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控尘帘卷轴4安装在掘进机司机操作室3前方,前部帘体8为透明软质材料;后部控尘帘卷轴2安装在掘进机司机操作室3的后方,后部帘体9为软质材料。
综掘工作面控尘方法,其特点是:将风筒1布置在掘进机司机操作室3一侧的巷道7内,风筒出风口位于掘进机司机操作室3后方;巷道掘进前,将控尘帘顺巷道纵向安装在顶板锚网上,并将帘体拉出,将掘进机机身6长度范围内的巷道沿纵向分隔成两部分;
所述风筒出风口距工作面煤壁5的距离小于等于1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0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