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气预处理式电厂脱硝系统逃逸氨取样分析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0223.4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9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崔福兴;胡志宏;杨兴森;侯凡军;王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预处理 电厂 系统 逃逸 取样 分析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厂的取样系统,主要针对电厂脱硝系统逃逸氨取样分析装置及方法,为电厂日常运行提供帮助。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国家开始重视脱硝技术的推广使用,电厂作为排污大户,在进行脱硫改造后逐步实行脱硝改造,其中采用SCR或SNCR均使用氨气还原NOx的原理,存在部分氨气未参与反应的现象,称之为氨逃逸。一方面逃逸氨较大造成氨水或尿素浪费,并会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逃逸氨在低于300℃时易形成铵盐黏附在尾部烟道金属壁上,对金属造成较大腐蚀进而降低其使用寿命,影响机组运行安全性。因此若能够顺利测取实际运行时逃逸氨大小,将提高机组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德国一般将尾部烟道的飞灰中的铵盐浓度作为尾部氨泄漏的指标,美国kentucky大学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试飞灰中铵浓度,但由于飞灰取样的不均匀性,误差较大。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于飞灰中铵离子浓度测量缺乏可供参考操作的相关标准。
直接对烟气取样,由于氨气在低于300℃时易和烟气中的SO2、SO3结合形成铵盐黏在取样系统管壁上,对取样结果造成较大误差,取样系统应特别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烟气预处理式电厂脱硝系统逃逸氨取样分析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快速准确,它能保证烟气中氨气取样的完整性,对机组运行进行评价。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烟气预处理式电厂脱硝系统逃逸氨取样分析装置,包括取样枪,取样枪连接硫氧化物吸收装置,硫氧化物吸收装置与过滤装置相连,过滤装置通过连接管与烟道外的干燥装置连接,干燥装置经体积流量计、抽气泵与吸收瓶相通。
所述的硫氧化物吸收装置内置有SO2、SO3吸收剂。
所述的吸收瓶内装有NH3吸收液。
所述的硫氧化物吸收装置在烟道内。
所述的连接管为乳胶管。
用上述装置进行烟气预处理式电厂脱硝系统逃逸氨取样分析方法,步骤如下:
(1)将取样枪放入烟道内,利用抽气泵将烟气吸进取样枪,然后气体流入硫氧化物吸收装置,SO2、SO3与吸收剂在高温(320-360℃)下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气进入过滤装置将烟气中的灰和少量逃逸的吸收剂过滤掉,再进入干燥装置将水蒸汽全部吸收,然后气体经体积流量计、出泵进入吸收瓶吸收氨气;
(2)根据取样前后干燥装置的质量差计算出水蒸气的体积V1,体积流量计实测出取样开始至取样结束时流过的烟气总体积V2,由于取样前乳胶管和取样枪内存在一定体积V3的空气,烟气样品总体积为V1+V2-V3,对吸收瓶中的氨离子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取样开始至取样结束时氨气的体积V,计算得出烟气样品中氨气浓度=V/(V1+V2-V3)×106ppm。
所述的V、V1、V2、V3单位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该装置可以测量实际运行时逃逸氨大小,提高机组运行水平。经计算,对于600MW机组,满负荷烟气量约950m3/s,每减少10ppm逃逸氨,全年可节约400t尿素,按照价格2000元/t,可节约80万元;假定尿素溶液比例1:100,每年可节约用水约40000t。
逃逸氨减少,可以降低尾部换热元件沾灰,减少金属腐蚀,增强换热能力。
在烟道内部的高温条件下,利用SO2、SO3吸收装置中过量的吸附剂将烟气样品内的SO2、SO3吸收,减少NH3取样的损失,提高取样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取样枪,2.硫氧化物吸收装置,3.过滤装置,4.连接管,5.干燥装置,6.体积流量计,7.抽气泵,8.吸收瓶,9.炉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02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
- 下一篇:基于精确定位信息辅助的基站切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