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肠功能调理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0061.4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1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谭琪;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09 | 分类号: | A23L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肠功能 调理 营养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营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人胃肠功能调理的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目前已经为临床医师普遍重视。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影响到患者的营养、屏障、免疫,直接影响到病人的转归。当胃肠功能发生障碍时,消化吸收功能有明显减退或完全丧失,不仅会导致机体的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而且会影响到病人的心理,使其康复缓慢。无疑,营养支持对胃肠功能障碍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肠内营养的优点逐渐被认识,研究认为肠内营养除供给营养外,还具有促进肠黏膜生长的特殊作用,有利于肠功能恢复。但至今对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有人采用易吸收的多种营养元素配方,虽然可以部分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胃肠功能,且如有不慎,还会加重病人的肠道负担。因此,发明一种适合治疗病人胃肠功能障碍的调理营养液,成为临床营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治疗病人胃肠功能障碍的调理营养液,使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通过服用专门配制的营养液以及相关的营养指导等非药物手段来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和胃肠功能,提高病人肠道屏障功能和机体免疫能力,有利于病人的转归,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负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辅助治疗病人胃肠功能障碍的调理营养液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病人胃肠功能调理营养液,每100毫升生理盐水中包含以下有效成分:
a、营养素
本发明的制备含有上述有效成分的病人胃肠功能调理营养液的方法为:
首先取温度为40~50℃100毫升生理盐水,加入蛋白粉中,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叶酸、谷氨酰胺、枸橼酸钙、枸橼酸铁、枸橼酸锌、硒酸钠,边加边搅拌,最后加入益生菌和乳果糖,混合溶解调制而成。
所述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wt%。
进一步的,所述枸橼酸钙也可以为乳酸钙;所述的枸橼酸铁也可以为乳酸亚铁或硫酸亚铁;所述的枸橼酸锌也可以为乳酸锌或葡萄糖酸锌。
所述的益生菌由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益生菌由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粪链球菌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益生菌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粪链球菌的比例为1:1:1。
本发明的病人胃肠功能调理营养液作用机理是:针对慢性病人和重症病人由于疾病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出现身体营养缺乏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时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通过该营养液给予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和促进肠黏膜生长,提高机体抵抗力和改善黏膜屏障功能。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胃肠功能调理营养液与现有技术中的营养液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的胃肠功能调理营养液各类营养元素的配比合适,并加入促进消化和促进肠道黏膜生长、改善肠道功能的益生菌和乳果糖。该胃肠功能调理营养液营养全面,各营养元素配置合理,针对病人的由于疾病引起胃肠功能障碍、出现身体营养缺乏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时导致的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的特点,既能提供充分营养,不加重肠道负担,又对病人胃肠道的不同部位的菌群和黏膜进行调整和修复,使其更接近于原生态并改善通过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而增加营养元素的吸收。同时口感好、润肠通便。该营养液是根据病人特点配制,食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病人胃肠功能调理营养液,每100毫升生理盐水中包含以下有效成分:
a、营养素
本发明的制备含有上述有效成分的病人胃肠功能调理营养液的方法为:
首先取温度为40~50℃100毫升生理盐水,加入蛋白粉中,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叶酸、谷氨酰胺、枸橼酸钙、枸橼酸铁、枸橼酸锌、硒酸钠,边加边搅拌,最后加入益生菌和乳果糖,混合溶解调制而成。
所述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wt%。
进一步的,所述枸橼酸钙还可以为乳酸钙;所述的枸橼酸铁还可以为乳酸亚铁或硫酸亚铁;所述的枸橼酸锌还可以为乳酸锌或葡萄糖酸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00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