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0037.0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6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燕;刘宝全;刘全桢;张婷婷;高鑫;李义鹏;孙立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7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密封 油气 空间 放电 防护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电防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储罐逐渐向大型化、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其所带来的雷击风险也逐渐增大。根据国外1951-2003年间的储罐火灾事故统计显示,其中因雷击所造成的火灾数占总数的31%。国内近几年也连续发生了数起浮顶储罐雷击着火事故。经分析得知,浮顶储罐大多安装有一次密封装置和二次密封装置,雷击起火部位主要发生在浮顶边缘密封圈处。而带油气隔膜的二次密封其上部每隔1.8~3m之间所设置的导电片,其在储罐运行过程中往往与罐壁贴合不紧密,从而形成不同大小的缝隙间隙,则当油罐遭受雷击时,浮顶与罐壁之间的瞬时电压差可使一定尺寸的间隙击穿,导致形成放电火花,因此,导电片成为浮顶储罐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的主要点火源。可见,消除导电片在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的条件才是有效降低浮顶储罐雷击火灾的重要措施。经检索发现国内外在浮顶储罐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相关领域研究甚少,仅APIRP 545针对浮顶储罐导电片模型在空气中、水中等不同状态开展了一些试验研究,并于2009年10月发布了《地上易燃液体储罐雷电防护推荐作法》,提出把现有导电片移入油品液面以下0.3m,但这样虽保证了导电片不会产生火花放电,但却存在难以检查和维护,更无法保证长时间运行能与罐壁良好电气连接的问题,从而无法起到有效泄放雷电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应用,其通过移走二次密封上的导电片,且通过刮蜡器与浮顶进行可靠电气连接来替代导电片实现浮顶与罐壁之间雷电流的快速泄放,从而避免浮顶储罐在遭受雷击时,因导电片与罐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而导致的在二次密封的油气空间中产生火花放电所引发的储罐密封圈火灾事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防护装置,包括刮蜡器;所述刮蜡器的横杆和固定梁进行电气连接;所述横杆连接刮蜡板并固定在罐壁上,所述固定梁与浮顶的底板相连接。
所述浮顶储罐通过刮蜡器形成罐壁与浮顶的等电位连接结构。
所述横杆和固定梁两端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所述刮蜡器的横杆和固定梁通过导线进行电气连接的结构;所述横杆和固定梁通过不锈钢材质的第一电气连接端子和第二电气连接端子并采用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与导线相连接固定;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设有防松垫片。通过防松垫片连接实现导线与罐壁和浮顶的可靠电气连接。
所述导线为横截面积≥50mm2的镀锡软铜复绞线;所述导线的两端连接点所采用的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其外螺纹直径≥12mm。
所述刮蜡器设有经铰接杆件产生对罐壁的压力的配重。
所述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防护装置上还设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二次密封刮板相连接,且与罐壁相贴合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刮蜡器的横杆与固定梁进行电气连接,将横杆连接刮蜡板并固定在罐壁上,将固定梁与浮顶的底板相连接,使得刮蜡器与浮顶实现可靠电气连接。
所述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当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防护装置上还设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二次密封刮板相连接,且与罐壁相贴合连接时,包括以下步骤:移走二次密封上的导电片;将刮蜡器的横杆与固定梁进行电气连接,将横杆连接刮蜡板并固定在罐壁上,将固定梁与浮顶的底板相连接,使得刮蜡器与浮顶实现可靠电气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的应用,即应用于浮顶储罐的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防护中。
本发明的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应用,其通过移走二次密封上的导电片,且通过刮蜡器与浮顶进行可靠电气连接来替代导电片,从而实现浮顶与罐壁之间雷电流的快速泄放,使现有放电点移入距离油品液面0.3m以下,使得放电产生的点燃性火花上升到油品液面上方可自行熄灭,从而避免了二次密封油气空间雷击火花放电的产生,即避免了浮顶储罐在遭受雷击时,因导电片与罐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而导致的在二次密封的油气空间中产生火花放电所引发的储罐密封圈火灾事故,其具有安装维护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二次密封油气空间放电防护装置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0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