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荧光粉、荧光胶、琥珀色LED及车灯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89887.9 | 申请日: | 2012-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1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韦健华;刘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1/80 | 分类号: | C09K11/80;C09K11/64;C09J9/00;C09J11/04;H01L33/50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薛祥辉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荧光粉 荧光 琥珀色 led 车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荧光粉、荧光胶、琥珀色LED及车灯。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车用白炽灯相比,车用LED有很多突出的性能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寿命长,LED车灯的寿命理论上可达5万小时,实际寿命也可达到2万小时,在车辆寿命期间一般无需更换,而比较好的车用白炽灯泡的寿命也就3000-5000小时;第二、节能,LED车灯可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环保节能效果良好,而白炽灯泡只能把电能的12%-18%转化为光能,如一般应用白炽灯的尾灯功率为21W,而应用LED的尾灯功率仅为3W-5W;第三、基本无延迟,普通白炽灯泡的启动时间一般在100毫秒-300毫秒,而LED的启动时间仅为几十纳秒,启动时间大大缩短;另外,LED车灯还具有光色选择性大、耐震动和耐冲击、低热、环境适应性强等白炽灯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车载用灯对色度有严格的要求,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785-2007版》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中,其规定的琥珀色色品坐标应在表1所述边界范围内:
表1
其色度要求区域在CIE(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1931色度图位置如图1中箭头所指向的区域,图1中,X轴表示红色分量,Y轴表示绿色分量。同时,车用灯具使用琥珀色光色也需参国标执行,相应车用灯具光色需按以下表2所示的执行:
表2
可见,在车用LED中,琥珀色车用LED的应用最为广泛,但现有车载光色为琥珀色的LED灯都是采用琥珀色LED芯片(峰值波长590±2nm左右黄光芯片)加透明灯罩实现;琥珀色LED芯片都是采用AllnGap四元芯片,其光效低,温度敏感度高,容易出现较大的色差及光衰,导致其发光性能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荧光粉、荧光胶、琥珀色LED及车灯,解决现有琥珀色LED光效低、发光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荧光粉,所述混合荧光粉包括峰值波长为590-650nm的第一荧光粉和峰值波长为605-620nm的第二荧光粉,所述第一荧光粉与所述第二荧光粉重量比为1:9至9:1。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荧光粉与所述第二荧光粉重量比为3:7至9:1。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荧光粉的峰值波长为600nm,所述第二荧光粉的峰值波长为610n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荧光粉的分子通式为Lu3AL5O12:EU或应该为CaALSiN3:EU;所述第二荧光粉的分子通式为CaALSiN3:EU或(Sr,Ba)2Si5N8:EU。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混合荧光粉还包括二氧化硅粉或三氧化铝粉,所述二氧化硅粉或三氧化铝粉的重量与所述第一荧光粉和所述第二荧光粉的总重量之比小于等于1/8。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荧光胶,所述荧光胶包括透明胶和如上所述的混合荧光粉,所述混合荧光粉混合在所述荧光胶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胶与所述混合荧光粉的重量比为4:6至7: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琥珀色LED,所述LED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蓝光LED芯片,以及如上所述的荧光胶;所述蓝光LED芯片发出的光射入所述荧光胶激发该荧光胶中的荧光粉产生琥珀色光。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蓝光LED芯片的峰值波长为450-480nm。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蓝光LED芯片的峰值波长为460-470nm。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灯,所述车灯包括灯架和至少一颗如上所述的琥珀色LED,所述琥珀色LED安装在所述灯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9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