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榴弹炮的底排榴弹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9430.8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5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辉;李昌浩;禚伟明;李晓东;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吉保中试工程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0/00 | 分类号: | F42B30/00;F42B1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榴弹炮 榴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榴弹炮的底排榴弹。
背景技术
榴弹炮,特别是105毫米榴弹炮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机动灵活、能用直升机空运或吊运等优点,适合快速部署部队在实施中、低强度作战中,用作直接火力支援武器,是一种可在多种军事行动发挥突出作用的多用途武器,是山地部队,特种部队理想的地面压制武器。并且,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军队来说,榴弹炮,特别是105毫米榴弹炮仍是步兵师的制式装备(师级主炮)。据有关统计资料称,目前世界各国各种不同型号105毫米榴弹炮的装备数量。约占全球炮兵部队火炮装备总数的15%。
目前,榴弹炮所使用的弹药多为普通榴弹,射程较近,无法满足某些特定的作战任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榴弹炮的底排榴弹,在弹底设置底排装置,增加射程。
一种榴弹炮的底排榴弹,包括:引信1、战斗部和底排装置;所述底排装置的底部设置气孔7,并在所述底排装置内设置底排药剂5;
所述引信1设置在所述底排榴弹的头部;所述底排装置设置在所述底排榴弹的尾部;所述战斗部设置在所述引信1和所述底排装置之间;在所述底排榴弹飞行的过程中,所述底排药剂5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所述气孔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榴弹炮的底排榴弹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底排药剂5为焰火药剂;所述焰火药剂采用实心整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榴弹炮的底排榴弹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底排装置包括底排壳体6;
所述底排壳体6的材质为58SiMn钢,并且,所述底排壳体6采用整体式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榴弹炮的底排榴弹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战斗部包括:弹体3和设置在所述弹体3中的弹体装药2;所述弹体3和所述底排壳体6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气孔7朝向所述底排榴弹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榴弹炮的底排榴弹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弹体3的材质为58SiMn钢;所述弹体装药2为TNT炸药。
根据本发明的榴弹炮的底排榴弹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在所述弹体3与所述底排壳体6的连接处、并在所述弹体3的外表面设置弹带4。
根据本发明的榴弹炮的底排榴弹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在所述弹体3具有将所述弹体装药2与所述底排药剂5隔开的隔板8;在所述隔板的位置8、并在所述弹体3的外表面设置弹带4。
根据本发明的榴弹炮的底排榴弹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底排壳体6的一端部与所述弹体3螺纹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榴弹炮的底排榴弹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引信1为DRL12或PML12机械触发引信。
根据本发明的榴弹炮的底排榴弹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排榴弹为适配于105毫米榴弹炮的105毫米榴弹炮底排榴弹。
本发明的榴弹炮的底排榴弹的底排装置,在弹尾增加一个底排装置,在发射时,发射药火焰点燃底排药柱,弹丸飞出炮口获得预定的初速。由于底排药柱的排气作用,使弹丸在飞行过程中弹底部压力增加,弹丸底部阻力大大减小,进而增加了射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榴弹炮的底排榴弹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引信;2—弹体装药;3—弹体;4—弹带;5—底排药剂;6—底排壳体;7—气孔;8—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吉保中试工程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吉保中试工程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9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