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硅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9000.6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6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民;毕秦岭;牛牧野;朱圣宇;杨军;马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24/08 | 分类号: | C23C24/08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化合物 复合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陶瓷增强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属表面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镍硅金属间化合物(Nickel silicide)具有高熔点,良好的高温热稳定性、耐高温氧化、耐腐蚀、抗磨损性能等优点,因此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然而,严重的室温脆性限制了其作为高温结构材料的应用。上世纪80年代末,通过合金化改善了Ni3Si的室温脆性,这一成果促进了Ni3Si材料的应用研究,为其实现工业应用打下基础。Cr7C3具有高的硬度,高熔点和高的弹性模量,因此可以作为Ni3Si基材料的强化相,进而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磨损性能。
普通碳钢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较差,通常通过对其表面的强化或形成防护涂层来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这些传统的方法有:热喷涂,PVD,CVD,表面化学热处理,激光熔覆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或设备要求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传统涂层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利用高温自蔓延反应所释放的巨大化学能,提供一种镍硅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高压自蔓延反应在普通碳钢表面制备Ni3Si–Cr7C3复合涂层,反应释放出的高热量使反应产物熔化,熔融的目标产物与钢基底之间发生冶金结合,从而在钢基底上制备了具有高结合强度的金属间化物陶瓷复合涂层。
一种镍硅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将钢板表面打磨至粗糙度为0.07 μm,经过超声清洗干净;
B分别按照化学反应式Ⅰ和Ⅱ的化学计量比称取Ni3Si原始反应粉和Cr7C3原始反应粉,并分别将两种反应粉球磨至平均颗粒尺寸15-25 μm;
3Ni+Si=Ni3Si Ⅰ
Cr2O3+5CrO3+3C+12Al=Cr7C3+6Al2O3 Ⅱ
C将钢板置于钢坩埚中,基底钢板上物料的铺设顺序自下而上依次是Ni粉,然后是Ni3Si原始反应粉厚度为2~7 mm,最后是Cr7C3原始反应粉厚度5~15 mm,以30 MPa的压力将其压实于坩埚中;
D将坩埚置于反应容器内,用氩气吹扫反应容器,以排除容器内的空气,随后充入5-10 MPa的氩气以促进涂层的致密化;
E在反应容器内,将反应物料加热至240-260℃,引火剂引发化学反应Ⅰ和Ⅱ,其中引火剂由铝、硫酸盐、硝酸盐组成,反应完成后,涂层随反应容器空冷至室温;去除涂层表面的杂质相即可得到涂层厚度为2~10 mm的组织致密的Ni3Si–Cr7C3复合涂层,其质量百分含量Ni3Si为55~75 %,Cr7C3为25~45 %。
本发明的C步骤中,在基底钢板上铺设Ni粉,是为了改善涂层与基底之间的浸润性。
本发明的E步骤中,去除涂层表面的杂质相的成分是Al2O3。
本发明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是一种新型制备金属间化合物和陶瓷等高温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具有巨大潜在应用前景。从而形成了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的在碳钢表面制备耐磨损和抗腐蚀涂层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9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专用于连续波光纤激光熔覆的镍基合金粉末
- 下一篇:高压LED灯珠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