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促进拟南芥生长并产生抗病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8985.0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0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宋水山;贾振华;马宏;刘方;赵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8 | 分类号: | A01C1/08;A01G7/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5008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酰基高 丝氨酸 内酯 促进 拟南芥 生长 产生 抗病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促进拟南芥生长并产生抗病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 AHL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中的胞间通讯信号分子, 由其介导的细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参与细菌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如色素形成、抗生素合成、生物膜形成、致病因子的产生等。AHL在细菌中研究的比较多,近年的研究表明,AHL不仅可以被细菌感知,而且可以被植物感知,进而调控植物产生相应的细胞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促进拟南芥生长并产生抗病性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用8-10μg/ml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浸泡拟南芥种子2-4个小时后,正常培养种子,种子萌发后,将拟南芥幼苗在含有8-10μg/ml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天,然后将培养后的拟南芥幼苗栽种在土壤中,每7天喷施一次8-10μg/ml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每株幼苗每次喷施总量为20-30μg,总共喷施3次。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方法借助于诱导因子激发植物整体的抗性水平,促进拟南芥生长,增强拟南芥的免疫能力,抵抗病原物的侵染,AHL自身不对病原菌起作用,不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有别于传统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防治,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最大需求。
本发明用10μg/ml的AHL溶液处理拟南芥种子后,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速度,使种子的萌发率提高10%;将拟南芥幼苗在含有AHL的M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能促进拟南芥根系的生长,并能提高拟南芥幼苗对盐的耐受性;土壤中栽种的拟南芥幼苗喷施10μg/ml的AHL20天后,在拟南芥上接种丁香假单胞杆菌DC3000,发现AHL可以诱导植物抗病性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步骤为:用10μg/ml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浸泡拟南芥种子3个小时后,正常培养种子,种子萌发后,将拟南芥幼苗在含有10μg/ml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天,然后将培养后的拟南芥幼苗栽种在土壤中,每7天喷施一次10μg/ml的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每株幼苗每次喷施总量为20-30μg,总共喷施3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的浓度为8μg/ml。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溶液的浓度为9μ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8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