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带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8040.9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百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百良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余炳和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具体涉及一种铝带扬声器。
背景技术:
带式扬声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设计,始于1920年,因振膜通常是铝带,也称铝带扬声器。铝带扬声器的原理如图1所示,置于永久磁场中的铝带,馈入音频电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铝带上下振动发声。实用的铝带式扬声器常见的是曲折式铝带振膜,因为可以提供振膜合理的振幅,如图2所示。并且据讲曲折可以提供振膜额外的刚性来抵抗分割振动,同时各种铝带扬声器的铝带振膜也常常见到各式各样的压制花纹如钻石纹等以抑制分割振动。但曲折式铝带振膜存在因气流或冲击而导致振膜轻易变形的问题。
另一类铝带式扬声器设计方案是海尔式气动铝带扬声器,海尔式气动扬声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明以来,一直有各类设计方案出现并且实用化,如Elac公司的Jet高音扬声器等,是一个已经得到充分研究发展的技术(参见Heil先生发明,us3636278,us3832499,us4056697)。其简单的原理概念如图3所示,当一个深曲折的振膜相邻两部分相向(或相反)运动时,使得深谷内的空气被挤压出去(或从外界吸入空气),当这个运动是音频交变运动时,空气就会被交变的“挤出/吸入”曲折之中,进而形成自曲折向外辐射的声波。
而实际上前述的海尔的美国专利US3636278或GERLACH的德国专利DE431659设计仅仅是原理式的,是无法实用的,两种设计方案都未有商业上的应用。实际应用的是海尔式手风琴折叠式面振膜(US3832499)的设计,而目前市场上的是改进的ELAC公司的JET高音的设计,也是面振膜。铝带式海尔扬声器无法实用的原因如下:如图4所示,当带式振膜向上开口的曲折处挤压空气时,在向上开口的曲折处,形成了空气正压;同时在左右相邻的向后开口的曲折处,形成了相反的负压。向上开口曲折的中间部分空气被向上挤压出去,形成辐射声波,而在振膜边缘的空气却被相邻的振膜后面的负压所吸引,流向了振膜后面,即短路了。这两部分空气的比例就决定了辐射效率,效率太低就失去实用性。而此比例决定于振膜的宽度,因为流向振膜后面的是振膜边缘部分的空气,当加宽振膜的宽度,形成面振膜时,被短路的空气的比例降低,辐射效率提高。
而带式设计如图3所示的Heil或Gerlach的设计,振膜前受到挤压的空气很大部分会受到振膜后面相邻曲折的负压的吸引,流向振膜后面,形成声短路,带来极低的辐射效率,失去实用性。此声短路问题在基本的带式扬声器设计中也存在,但因为是无曲折或浅曲折,正负压差小,声短路效应不太明显,但在低频段,振膜的振幅加大,振膜上下的正负压差大,声短路效应就明显加大。这可能是普通铝带扬声器难于用做两分频的高音扬声器,即难于工作在较低频段如1~2kHz的原因。
为此本申请希望提出一种实用的铝带扬声器技术方案,保持带式设计的振膜轻,高频响应好,磁路简单的优点,又能克服其声短路问题,同时改善曲折式铝带振膜易变形失效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持带式设计的振膜轻,高频响应好,磁路简单的优点,又能克服其声短路问题同时改善曲折式铝带振膜易变形失效缺点的铝带扬声器。
本发明的铝带扬声器,包括长条形的铝带和平行于铝带宽度方向的磁场,沿铝带长度方向馈入音频电流,其特征在于,铝带四周边缘固定在支架上,在铝带上靠近支架四周边缘处具有若干个呈环状的压痕折环。
将铝带四周边缘固定在支架上,在不增加振动质量不增加额外部件的前提下,通过在铝带上靠近支架四周边缘处设置若干个呈环状的压痕折环,呈环状的压痕折环能提供压痕折环内的振膜振动的合理振幅。压痕折环内的振膜在铝带馈入音频电流时,上下振动,推动空气,进而产生声辐射。这样就可以在不加大振动质量不增加额外部件的前提下简单却巧妙地提供了振膜合理的振幅。由于其是将铝带的边缘固定在支架上,即振膜前后的空气被隔离,振膜前后一方被推动的空气不会被另一方的负压所吸引而抵消,就不会产生声短路的问题。将振膜固定在支架上,不会因气流或冲击而轻易变形,解决了传统曲折式铝带振膜因形状易变形而失效的问题。
当然,为了给一些中低音铝带扬声器提供更大的振幅,很容易想到的是,在已有的一道呈环状的压痕折环内侧,再压制一个或以上的呈环状的压痕折环,从而提供两倍或以上的振幅,因此呈环状的压痕折环优选为两个或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百良,未经张百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8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