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校正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7015.9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7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5/22 | 分类号: | B23Q1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孙东风;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校正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位置校正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校正定位机构,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加工领域多采用校表对工件位置进行校正,这种方式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是要对每一个工件装夹后都进行校正,而且需要沿多个方向在每个工件上选择多个点进行校正,这样导致每个工件的校正时间一般长达40分钟左右;其次,在进行校正时,需要暂停机器,而且每次仅能校正一个工件,在下一个工件加工之前,仍需重新进行校正操作。因此,现有的工件位置校正方式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还会造成能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校正定位机构,能够达到一次校正工位、多次装夹工件免校正的目的,并且操作简单、快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组合式校正定位机构包括:用于对工作平台上的选定工位进行校正的第一校正块;以及,用于校正安放在工作平台上的工件的第二校正块,所述第二校正块固定设置于经校正后的选定工位上。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校正块包括一组合式校正块。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二校正块为两块以上,其对称分布在工作平台之上的选定工位上。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工作平台上还固定设置有校正底座,所述第一校正块和/或第二校正块与所述校正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校正块及第二校正块上均分布有竖直设置的圆锥销孔,且所述第一校正块及第二校正块上的圆锥销孔分别经圆锥销与校正底座上的相应圆锥销孔固定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校正块上还对称设置有两个以上定位钉孔,且所述第一校正块上的定位钉孔分别经定位钉与校正底座上的相应定位钉孔配合。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它还包括复数块用于将所述校正底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压板。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压板一侧设有用于将校正底座与工作平台夹持固定的卡口部。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压板具有C型夹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压板上还设有至少一定位钉孔,且所述压板上的定位钉孔分别经定位钉与校正底座上的相应定位钉孔配合。
在利用本发明进行校正时,首先是利用第一校正块对工作平台上的选定工位进行校正,其后,将第二校正块固定设置在经校正后的选定工位上,并藉由第二校正块对安放在工作平台上的工件进行校正。
进一步的讲,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可以为:
将校正底座设于工作平台上的选定工位处,并利用第一校正块对校正底座的位置进行校正。校正完成后,利用压板和定位钉等将校正底座固定在工作平台上,完成对该工作平台上的选定工位的位置校正;
而后,将第一校正块从校正底座上拆离,并将第二校正块固定至校正底座上,藉由所述第二校正块,即可实现对先后安装到工作平台上的工件位置进行校正,且校正时只需将工件上待校正的区域与第二校正块抵紧,即可一次性完成对该工件位置的校正,操作便捷,耗时短,效率高,而且,在对先后安放到工作平台的多个工件陆续进行校正时,均无需重新校正第二校正块的位置,如此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时。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校正块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校正底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校正块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压板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校正块与校正底座的组装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校正块与校正底座的组装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校正块与校正底座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 工作平台、2 第一校正块、31 校正底座、32 校正底座、41 第二校正块、42 第二校正块、5 压板、61 圆锥销孔、62圆锥销孔、63圆锥销孔、64圆锥销孔、71 凸台、72 凸台、73 凸台、74 凸台、81 凹槽、82、凹槽、9 定位钉孔、91 定位钉孔、92 定位钉孔、93 定位钉孔、94 定位钉孔、95 定位钉孔、96 定位钉孔、101 圆锥销、102 圆锥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飞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70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进气流量补偿控制系统的VOC释放舱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视机支架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