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形针式笔帽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6880.1 | 申请日: | 201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2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K23/08 | 分类号: | B43K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形针 笔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形针式笔帽,能够使得笔帽具有多种用途,属于文具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笔是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从古到今,笔具有毛笔,欧洲早期的羽毛笔,近代出现的钢笔,铅笔,圆珠笔等种类,近些年又出现了中性笔,笔内装一种有机溶剂,其黏稠度比油性笔墨低、比水性笔墨稠,当书写时,墨水经过笔尖,便会由半固态转成液态墨水,中性笔墨水最大的优点是每一滴墨水均是使用在笔尖上,不会挥发、漏水,因而可提供如丝一般的滑顺书写感,墨水流动顺畅稳定。还有原子笔,原子笔可分为油性和中性:油性原子笔墨的特性是墨水黏稠度高、水性强,但油渍较多;中性原子笔的墨水黏度适中、油渍少、书写流利,耐水及耐光性均比油性原子笔墨水佳。这些笔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具有各自的使用优点,受到人们普遍欢迎。
别针,又称曲别针、回形针。它的发明源于19世纪中叶,为了方便快速地从一大堆文件寻找出一张有用的资料,人们开始用裁缝用大头针在纸张一角将文件别起来,可是又时常扎破手指。发明一种安全有效的办公用品的想法,几乎同时在三个人脑中产生,但现如今,人们普遍认为曲别针的发明者是挪威数学家约翰·瓦勒,因为三人中他的设计草图上标注的日期是最早的——1899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笔常在其笔尖处设置有保护笔尖的笔帽,然而这个笔帽除了保护笔尖的作用之外,一般没有其它作用,使得其一方面功能上太过单一,另一方面还容易丢失,并且在笔用完或用坏后笔帽也没有其它作用只能丢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回形针式笔帽,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种回形针式笔帽,所述回形针式笔帽具有筒状主体,所述筒状主体在一端具有供笔尖插入的开口,在所述筒状主体的侧壁上具有长条形弹性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针式笔帽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端设置有一固定在所述桶状主体上的回形针。
优选的,所述回形针由不锈钢制成,其嵌入到所述筒状主体之内。
优选的,所述筒状主体由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长条形弹性夹一体形成在所述筒状主体上。
优选的,所述回形针突出于所述筒状主体之上设置。
优选的,所述回形针设置在所述筒状主体的侧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发明的回形针式笔帽,环保,可以循环使用,笔用完后笔帽可以不扔,接着做回形针使用。使用更方便。学生写作业时就需要用时直接取下笔套即可使用。它可以设计成不同造型,增加生活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指本发明所述的回形针式笔帽套在笔杆上时的示意图;
图2是指本发明所述的回形针式笔帽套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指本发明所述的回形针式笔帽作为回形针使用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筒状主体,2-回形针,3-长条形弹性夹,4-笔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将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回形针式笔帽,所述回形针式笔帽具有筒状主体1,所述筒状主体1在一端具有供笔尖插入的开口,在所述筒状主体1的侧壁上具有长条形弹性夹3,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针式笔帽在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端设置有一固定在所述桶状主体上的回形针2,所述回形针2由不锈钢制成,其嵌入到所述筒状主体1之内,所述筒状主体1由塑料制成,所述回形针2设置在所述筒状主体1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6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