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子压接机的导线拉脱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6231.1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8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铁锚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孙艳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接机 导线 脱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拉脱机构,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端子压接机的导线拉脱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类型的端子压接机,端子和导线通过端子压接机被压接在了一起,但是在检验端子与导线的压着力是否合格还需要另外的设备,检验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快速有效,节省大量检验成本的端子压接机导线拉脱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压接机的导线拉脱机构,包括压紧装置和推拉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座、铰接于所述支座上的压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压板一端的第一施力部件;所述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形成一个压合结构;所述推拉装置为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二施力部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分别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的施力方向为所述压板的上下运动方向。
优选的,所述推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的导轨装置,所述第二气缸的施力方向与所述导轨装置的运动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压合结构设置于导线的送料方向上。
优选的,所述导轨装置的运动方向与导线的送料方向相同。
一种端子压接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导线拉脱机构。
采用此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导线拉脱机构,设置于端子压接机的一侧,压合结构设置于导线的送料方向上,底座的推拉方向也与送料方向相同,能够在端子压接完成的瞬间在导线上施加拉拔力,来检验端子和导线的压着力是否合格,该导线拉脱机构快速有效,节省了大量的检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端子压接机的导线拉脱机构未工作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端子压接机的导线拉脱机构未工作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端子压接机的导线拉脱机构工作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端子压接机的导线拉脱机构工作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1.底座 2.支座 3.压板 4.第一气缸 5.第二气缸 6.导轨装置 7.导线 8.压接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图3以及图4,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端子压接机的导线拉脱机构,包括一压紧装置和一推拉装置,上述压紧装置包括一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一支座2、铰接于支座2上的一压板3以及连接于压板3一端的一第一气缸4;压板3的另一端与底座1形成一个压合结构;推拉装置包括连接于底座1上的一第二气缸5和设置于底座1底部的一导轨装置6。
第一气缸4的施力方向为压板3的上下运动方向。
第二气缸5的施力方向与导轨装置6的运动方向相同。
压合结构设置于导线7的送料方向上。
导轨装置6的运动方向与导线7的送料方向相同。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导线和端子在压接机构8上完成压接的瞬间,启动第一气缸4,使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回缩,从而提升压板3的气缸一端,使压板3的压合结构一端下降,从而将导线7紧紧压在压板3和底座1之间,此时启动第二气缸5,使第二气缸5的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底座1在导轨装置6上形成运动趋势,并且保证第二气缸5形成约8Kg的拉拔力,如果端子和导线7被拉开,则压接机构8的压着力不合格,反之,则表示端子与导线7的压着力合格。
实施例2
其余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气缸通过收缩活塞杆实现拉动底座的目的。
采用此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导线拉脱机构,设置于端子压接机的一侧,压合结构设置于导线的送料方向上,底座的推拉方向也与送料方向相同,能够在端子压接完成的瞬间在导线上施加拉拔力,来检验端子和导线的压着力是否合格,该导线拉脱机构快速有效,节省了大量的检验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铁锚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铁锚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6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