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局部带有通孔的薄壁铝板件精密数控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5592.4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3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邵文全;寇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13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带有 薄壁 铝板件 精密 数控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局部带有通孔的薄壁铝板件精密数控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壁工件由于其重量轻、成本低而且结构紧凑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目前,薄壁件的加工一直是困扰机加工行业的难题。原因是薄壁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夹紧力、热、震动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使工件加工精度更难以保证。特别像轻型薄壁带缺口孔的铝板工件精密加工时,加工稳定性很差。如果装夹力较大,工件会产生翘曲变形,当工件加工完从夹具中取出时,原来加工完的平面会因弹性缩回为曲面,不能保证平面度要求;如果装夹力较小,因加工时刀具产生的切削力会带动工件,影响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光洁度,并且刀具会刮伤铝板的某些立面,严重的话会直接导致工件过切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能提高产品加工稳定性,保障产品质量的薄壁铝板件精密数控加工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局部带有通孔的薄壁铝板件精密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粗加工:正面粗加工时,将毛坯料用平口钳夹住,对于没有精度要求的加工面直接铣削到尺寸,对于有精度要求的加工面单边留量为0.4mm,选用直径为10mm-12mm的立铣刀,切削深度为0.3mm,进给速率为2500mm/min,主轴转速3000rpm;反面粗加工时,将工件通过边沿处的固定螺钉与反面加工胎具定位,对于没有精度要求的加工面直接铣削到尺寸,对于有精度要求的加工面单边留量为0.4mm,通孔内圆柱面加工留量为0.35mm,选用直径为10mm-12mm的立铣刀,切削深度为0.3mm,进给速率为2500mm/min,主轴转速3000rpm;
(2)粗加工后工件在20℃的室温下放置10天,再进行尺寸稳定性时效处理,消除内部应力;
(3)精加工:正面精加工时,将工件通过边沿处的固定螺钉与正面加工胎具夹紧定位,通孔内圆柱面的加工参数为:选用直径为为12mm的立铣刀,切削深度为0.5毫米,进给速率为800mm/min,主轴转速5000rpm,单边留量为0.1mm;其他有精度要求的加工面的加工参数为:选用直径为为12mm的立铣刀,切削深度为0.1毫米,进给速率为400mm/min,主轴转速5000rpm,单边留量为0.1mm;最后再精加工走刀一次,只加工有精度要求的平面,切削深度为0.02毫米,进给速率为200mm/min,主轴转速6000rpm,单边留量为0.06mm;反面精加工时,将工件通过边沿处的固定螺钉与反面加工胎具夹紧定位,通孔内圆柱面的加工参数为:采用直径12mm的立铣刀,切削深度为0.5mm,进给速率为300mm/min,主轴转速6000rpm,单边留量为0.06mm;其他有精度要求平面的加工参数为:切削深度为0.1毫米,进给速率为400mm/min,单边留量为0.08mm;最后再对有精度要求的平面走刀一次,切削深度为0.02毫米,进给速率为200mm/min,主轴转速6000rpm,单边留量为0.06mm;
(4)精加工后的工件在20℃的室温下放置4小时,然后用内径千分尺或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孔的实际内径值,实测直径值比要求尺寸的中值要小,要求尺寸的中值与实测直径值差值为Δ,根据上述差值Δ修改反面精加工程序,把工件三维模型中的圆柱面内孔直径增大Δ,其他尺寸不变,重新生成圆柱面精加工数控程序,采用直径为12mm的立铣刀,切削深度为0.5mm,进给速率为300mm/min,主轴转速6000rpm,单边留量仍为0.06mm,内但孔数控程序运行轨迹的直径增大Δ,满足精度要求,之后采用此数控程序连续批量精加工通孔内圆柱面。
在精加工过程中,利用胎具定位工件时,先利用百分表测量未夹紧工件时工件表面的跳动,然后对角逐渐拧紧螺钉,拧紧后再利用百分表测量工件表面跳动,直到拧紧后的工件表面跳动不大于自由状态时工件表面的跳动。
在精加工过程中,利用胎具定位工件时,如果螺钉拧得过松,在工件表面与胎具表面的夹缝中,采用厚度为0.02mm的塞尺,看工件四个角和中间部位是否可以塞入,如能塞入,就用手轻按工件表面,再垫入合适厚度塞尺;局部某些位置垫完合适塞尺后,用四个螺钉均匀拧紧工件,再加工工件表面。
在利用胎具定位工件时,利用手指轻敲工件四个角,如果工件某个角因翘曲而未紧贴胎具表面,会因敲打产生的颤音形成空响,原因是工件未放平或翘曲变形过大,将工件放平或垫入塞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55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涨缩钢网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用于粉末冶金零件的自动夹持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