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离子镀钢化玻璃表面处理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85281.8 | 申请日: | 2012-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袁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慧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离子镀 钢化玻璃 表面 处理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化玻璃技术领域,特指真空离子镀钢化玻璃表面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市场上,以金属(铜合金或锌合金)为产品主体的材料,外表镀铬的五金制品(如门拉手、水龙头、毛巾杆等)是市场的主流产品。但铜等金属的地球储藏资源十分有限,随着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和采矿量的日益扩大而资源日益紧缺。特别是最近几年,铜等金属的价格不断飞涨,直接造成了产品的成本不断增加。例如,有部分空调制造商由于铜材的价格上涨,已经将每台空调直接加价200-300元,这种成本增加的费用已经需要消费者来共同承担了,现在在五金产品行业也同样面临材料成本不断增加的困扰。由于地球资源的限制,寻找新的材料替代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研究课题,这也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目前市场上有几种以陶瓷作为主体材料的水龙头,但由于其外观没有铬的金属质感,对大多数以陶瓷或玻璃起不到好的点缀作用,达不到高档的装饰效果,其销量只能占市场很小的份额,一直难以进入产品市场的主流。
本发明以钢化玻璃替代常用金属产品,不但有很高的寿命,同时,产品美观大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离子镀金钢化玻璃,解决不同基体材料的钢化玻璃上的真金镀层长久不剥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离子镀金钢化玻璃,包含钢化玻璃基体和镀金层,其特征在于:在陶瓷基体和镀金层之间依次设置有离子镀钛层、离子镀氮化钛层;该镀金层为离子镀金层。
上述的真空离子镀金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该陶瓷基体与离子镀钛层之间可设置有电镀铬/镍层。
上述的真空离子镀金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该电镀铬/镍层和离子镀钛层之间可设置有离子镀铬层。
上述的真空离子镀金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该离子镀氮化钛层和离子镀金层之间还可设置有离子镀钛层。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1.产品表面为光彩夺目的纯金色,富丽华贵,使产品档次升级。
2.硬度高、耐磨损,色泽持久。
3.扩大了陶瓷基体的材质范围,不仅使用现今广泛采用的不锈钢,还可使用来源广泛、价格便宜韵铝及铝合金,普通碳素钢板等。
4.采用真空离子镀工艺,无废液也无污染。
5.可大量节约贵金属——金,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包含钢化玻璃基体1和镀金层2。
装饰板基体1其材质是三氧化二铝陶瓷,将其放入真空离子镀膜机内镀上一层离子镀钛层3,再在离子镀钛层3外用真空离子镀镀上的离子镀氮化钛层4,由于氮化钛为金黄色,为镀纯金打下了良好的色彩基础,而且与离子镀钛层3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最后在离子镀氮化钛层4外设置有用真空离子镀镀上的离子镀金层2。为提高离子镀金层2的结合力,可在离子镀氮化钛层4和离子镀金层2之间再设置有用真空离子镀镀上的离子镀钛层。由于该离子镀钛层不仅与离子镀氮化钛层4有良好的相容性,又与离子镀金层2有优良的结合能力,且由于其膜层表面微观呈山峦起伏状,它突起的坚硬峰尖在使用过程中抵御磨损,克服纯金柔软易磨的不足,而其低凹的峰谷中则充满镀上的纯金,从而保证了金色效果的持久耐用。
本发明还可以使用在非不锈钢制造的金属材料上,例如铝及铝合金、普通碳素钢制造的装饰板,此时该钢化玻璃基体1表面首先需电镀上一层电镀铬/镍层,将该基体1表面存在的孔隙封闭,以获得光整的表面,然后再在该电镀铬/镍层上依次用真空离子镀膜技术镀上离子镀钛层3、离子镀氮化钛层4和离子镀金层2;或在离子镀氮化钛层4和离子镀金层2之间再设置有一层离子镀钛层。为捉高电镀铬/镍层与离子镀钛层3的结合力,可在其间增设一层用真空离子镀膜形成的具有优良相容性的离子镀铬层。
离子镀铬层、离子镀钛层3、离子镀氮化钛层4、离子镀钛层和离子镀金层2的厚度一般为≥0.3微米,但也可以按使用者要求具体确定适宜的厚度。
从上述可见,本发明除电镀铬层外,均在真空离子镀膜机内经多次镀膜后一次成型,故制造方便,而且无废气、废液等环境污染,所形成的膜层对人体皮肤也无任何刺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慧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慧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5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