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电极结构及使用其的显示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84212.5 | 申请日: | 2012-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8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何宇胜;陈英仁;杨清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62;G02F1/1368;H01L27/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电极 结构 使用 显示 面板 | ||
1.一种像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扫描线,设置于一衬底上;
至少一数据线,设置于该衬底上,且该扫描线及该数据线相互交叉排列,以定义出一像素区域;
一像素电极,设置于该像素区域中;
一有源元件,具有一栅极、一源极及一漏极,其中该栅极电性连接该扫描线,该源极电性连接该数据线,该漏极电性连接该像素电极;以及
一遮蔽电极,重叠该扫描线的一侧并以一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该像素电极,其中,该遮蔽电极具有锯齿状结构,而该第一连接部设置于该锯齿状结构中的锯齿不同突出方向的交界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蔽电极的至少一侧呈现锯齿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蔽电极的两侧都呈现锯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锯齿状结构具有多个的由一主轴突出30-60°夹角的锯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蔽电极两侧锯齿状结构的锯齿相互对称或交错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蔽电极还包含一第一遮蔽部以及一第二遮蔽部,该第一遮蔽部重叠该扫描线的一侧并以该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该像素电极,该第二遮蔽部重叠该扫描线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像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遮蔽电极的材料与该像素电极的材料相同。
8.一种像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条的数据线,平行设置于一衬底上,其中一像素区域由相邻的该些数据线所定义;
一像素电极,设置于该像素区域中;
一扫描线,设置于该衬底并与该数据线交叉排列,该扫描线横跨该像素电极或设置于相邻像素电极间;
一有源元件,设置于该像素区域,且该有源元件具有一栅极、一源极及一漏极,其中该栅极电性连接该扫描线,该源极电性连接该数据线,该漏极电性连接该像素电极;以及
一遮蔽电极,该遮蔽电极以一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该像素电极,且该第一连接部设置于像素内不同液晶倾倒方向的交界处,其中该遮蔽电极包含一第一遮蔽部以及一第二遮蔽部,该第一遮蔽部重叠该扫描线的一侧,该第二遮蔽部重叠该扫描线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像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蔽部或该第二遮蔽部的至少一侧呈现锯齿状结构。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像素电极结构,其中该像素电极结构包括:
至少一扫描线,设置于一衬底上;
至少一数据线,设置于该衬底上,且该扫描线及该数据线相互交叉排列,以定义出一像素区域;
一像素电极,设置于该像素区域中;
一有源元件,具有一栅极、一源极及一漏极,其中该栅极电性连接该扫描线,该源极电性连接该数据线,该漏极电性连接该像素电极;以及
一遮蔽电极,重叠该扫描线的一侧并以一第一连接部电性连接该像素电极,其中,该遮蔽电极的至少一侧具有锯齿状结构,而该第一连接部的设置位置位于该锯齿状结构中的锯齿不同突出方向的交界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42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窗户
- 下一篇: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开窗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