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币上潜指纹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3338.0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8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江;周杰;司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币 指纹 识别 方法 | ||
1.一种纸币上潜指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在输入纸币图像和参考纸币图像的每个图像块上估计多个最强的方向;
B.利用所述图像块的块方向场和点梯度场对所述输入纸币图像和所述参考纸币图像进行对准;
C.将所述输入纸币图像和已对准的参考纸币图像的方向信息进行对比,获取指纹的方向信息;
D.利用Gabor滤波器对指纹进行增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币上潜指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A1.将输入图像分成多个图像块;
A2.利用傅里叶分析对每个所述图像块进行方向场估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币上潜指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B1.利用所述图像块的块方向场对所述输入纸币图像和所述参考纸币图像进行粗对准;
B2.利用所述图像块的点梯度场对所述输入纸币图像和所述参考纸币图像进行精对准;
B3.将所有所述图像块的对准结果组合起来,获得所述已对准的参考纸币图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币上潜指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
C1.将所述输入纸币图像和已对准的参考纸币图像的方向信息进行对比,若发现新的方向,将含有潜指纹的局部纸币上新出现的方向作为潜指纹的方向;
C2.对所述步骤C1得到的指纹方向场利用高斯滤波器进行第一次平滑,根据方向调整大小,得到可靠的方向场及其所在区域;
C3.对可靠的指纹方向场区域利用形态学闭运算进行区域空洞填充,得到完整的指纹区域;
C4.对可靠的指纹方向场进行第二次平滑;
C5.对第二次平滑后的指纹方向场的空洞部分进行插值填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币上潜指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D1.根据指纹方向场计算周期图;
D2.根据指纹方向场和周期图以及完整的指纹区域利用Gabor滤波器对指纹进行增强,得到增强后的潜指纹图像。
6.一种纸币上潜指纹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参考纸币图像和输入纸币图像;
方向估计模块,用于估计所述输入纸币图像和参考纸币图像的每个图像块上的多个最强的方向;
对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图像块的块方向场和点梯度场对所述输入纸币图像和所述参考纸币图像进行对准;
指纹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入纸币图像和已对准的参考纸币图像的方向信息进行对比,获取指纹的方向信息;
指纹增强模块,用于利用Gabor滤波器对指纹进行增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币上潜指纹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估计模块包括:
图像分割模块,用于将输入的图像分成多个图像块;
局部方向场估计模块,用于利用傅里叶分析对每个所述图像块进行方向场估计。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币上潜指纹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模块包括:
粗对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图像块的块方向场对所述输入纸币图像和所述参考纸币图像进行粗对准;
精对准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图像块的点梯度场对所述输入纸币图像和所述参考纸币图像进行精对准;
组合模块,用于将所有所述图像块的对准结果组合起来,获得所述已对准的参考纸币图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币上潜指纹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获取模块包括:
图像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入纸币图像和已对准的参考纸币图像的方向信息进行对比,若发现新的方向,将含有潜指纹的局部纸币上新出现的方向作为潜指纹的方向;
第一平滑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对比模块得到的指纹方向场利用高斯滤波器进行第一次平滑,根据方向调整大小,得到可靠的方向场及其所在的区域;
空洞填充模块,用于对可靠的指纹方向场区域利用形态学闭运算进行区域空洞填充,得到完整的指纹区域;
第二平滑模块,用于对可靠的指纹方向场进行第二次平滑;
插值填充模块,用于对第二次平滑后的指纹方向场的空洞部分进行插值填充。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币上潜指纹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增强模块包括:
周期图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指纹方向场计算周期图;
滤波增强模块,用于根据指纹方向场和周期图以及完整的指纹区域利用Gabor滤波器对指纹进行增强,得到增强后的潜指纹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33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动磁电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工程用压力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