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式烟熏及炙烤两用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3089.5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0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家铭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23B4/044;A23L3/3409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烟熏 炙烤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式烟熏及炙烤两用炉。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附设有炉盖的烤肉炉(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405238专利案),包含一个炉体与一个炉盖,该炉体两侧各设有一个结合座,该炉盖两侧与所对应的结合座之间又各枢设有一对连杆,使得该炉盖能相对于该炉体产生盖合或掀启。
虽然这种烤肉炉可以操作该炉盖能相对于该炉体产生盖合或掀启,但是该炉盖的设置主要为了能适时地盖设在该炉体上,且在欲放置食材及对食材翻面时才会将该炉盖掀启,但是这种烤肉炉只有单一烧烤功能,无法依使用需求变换成烟熏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依使用功能操作一个罩体升降,且操作容易的升降式烟熏及炙烤两用炉。
本发明的升降式烟熏及炙烤两用炉,包含一个炉体、一个罩体、一个导引单元及一个悬臂单元,该炉体具有一个顶面、一个设于该顶面的炉架、一个设于该炉架底部的炉具及一个由该炉体后侧沿一个纵方向向上延伸的支撑架;一个罩体,设置在该顶面上方且位在该支撑架一侧,并具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枢接部及一个设于顶部的排烟管,该导引单元具有一对设置在该支撑架的导引件及一对设置在该罩体的导滑件,所述导引件与所述导滑件配合能限制该罩体沿该纵方向升降,该悬臂单元枢接在该支撑架与该罩体之间,且能带动该罩体相对于该顶面趋近或远离。
本发明的升降式烟熏及炙烤两用炉,还包含一个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具有数个连结在该炉体与该悬臂单元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恒使该罩体有朝该顶面移动的趋势。
本发明的升降式烟熏及炙烤两用炉,该悬臂单元具有一对枢接在该支撑架的悬臂、一支连接在所述悬臂之间的把手、一对分别枢接在所述悬臂与该罩体之间的连杆组、一支枢接在该支撑架的枢轴,所述连杆组各具有一支枢接在所对应的悬臂与所对应的枢接部之间的第一连杆、一支枢接在所对应的枢接部的第二连杆及一支枢接在所对应的第二连杆与该枢轴之间的第三连杆。
本发明的升降式烟熏及炙烤两用炉,该悬臂单元的枢轴具有一支主轴杆及数个沿轴向间隔固设在该主轴杆的定位片,所述定位片各具有一个设于该主轴杆外侧的活动端,所述弹性件相反的两端分别连结在该炉体与所述定位片的活动端之间。
本发明的升降式烟熏及炙烤两用炉,还包含一个架设在该顶面且能被该罩体罩设在内部的层架单元,该层架单元具有一对层架及至少一个跨设在所述层架之间的网架,所述层架各具有数个沿纵方向间隔设置且供所述网架跨置的跨杆。
本发明的升降式烟熏及炙烤两用炉,该导引单元的导滑件沿纵方向延伸呈长杆状,各具有一个能围绕出一个轨槽的周壁,该周壁具有一个贯穿至该轨槽的开口及一个相反于该开口且抵靠在该支撑架的导轮,所述导引件各具有一个能伸设在该轨槽中的第一滚轮及一个能抵靠在该周壁外侧的第二滚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操作该悬臂单元及利用该导引单元的配合,能使该罩体沿该纵方向相对于该顶面趋近或远离,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能到烟熏及炙烤使用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升降式烟熏及炙烤两用炉一个立体组合图,显示一个罩体在一个上升位置;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组合剖视示意图,显示该罩体在上升位置;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后视组合图,显示该罩体在上升位置;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显示该罩体在上升位置;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后视立体示意图,显示该罩体位在一个下降位置;
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立体操作示意图,显示该罩体在下降位置;
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平面操作示意图,显示该罩体在下降位置;
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操作示意图,显示该罩体在下降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升降式烟熏及炙烤两用炉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炉体10、一个层架单元20、一个罩体30、一个导引单元40、一个悬臂单元50及一个弹性单元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家铭,未经刘家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3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