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显影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2836.3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4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安野慎太郎;饭田能史;川上荣治;高木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G03G9/087;G03G15/08;G03G21/18;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调剂 静电荷图像显影 图像形成装置 色调剂颗粒 色调剂盒 图像形成 显影剂盒 处理盒 外添剂 显影剂 烃油 着色剂 静电荷图像 粘合剂树脂 无机颗粒 饱和烃 防粘剂 环结构 | ||
本发明提供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显影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包含色调剂颗粒和外添剂;所述色调剂颗粒包含着色剂、粘合剂树脂和防粘剂;所述外添剂包含表面上具有烃油的无机颗粒,所述烃油包含具有环结构的饱和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色调剂盒、显影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个领域中正在使用通过静电荷图像使图像信息可视化的方法,例如电子照相术。在电子照相术中,静电荷图像(静电潜像)通过充电和曝光而在感光体(图像保持部件)上形成,使用包含色调剂的显影剂使之显影,并通过转印和定影使之可视化。电子照相术中所使用的显影剂包括含有色调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和单独使用磁性色调剂或非磁性色调剂的单组分显影剂,并且所述色调剂通过捏合粉碎制造法制造,其中将热塑性树脂熔融、捏合、冷却,随后进行细研磨,而后与颜料、电荷控制剂和防粘剂(例如蜡)一起分级。对于色调剂而言,为了提高流动性或清洁性,必要时会将无机或有机颗粒添加至色调剂颗粒表面。
此外,已知JP-A-9-204065(专利文献1)、JP-A-2010-160367(专利文献2)和JP-A-2010-002873(专利文献3)中描述的色调剂是现有技术中的色调剂。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含有色调剂颗粒和无机细粉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所述色调剂颗粒至少包含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所述无机细粉包括:(A)至少经硅油处理过的无机细粉,和(B)包含至少以Si作为一种成分的复合金属氧化物且重量平均直径为0.3μm~5μm的无机细粉。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至少由色调剂和容纳该色调剂的色调剂容器组成的色调剂盒,所述色调剂盒能够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或分离,所述色调剂容器是通过使用拉伸流动法(stretching flow method)使至少含有聚酯和炭黑的成型树脂成型而得到的色调剂容器,其中所述聚酯通过使芳香族二羧酸和烯醇(alkylene alcohol)聚合而获得;所述色调剂至少具有色调剂颗粒和无机细颗粒,其中所述色调剂颗粒至少包含粘合剂 树脂和着色剂,所述无机细颗粒的数量平均粒径为80nm~400nm且体积固有电阻值为1.0×103Ω/cm3~1.0×109Ω/cm3。JP-A-2010-160367公开了对无机细颗粒的疏水化处理,其中,使用硅油和偶联剂(例如钛酸酯类偶联剂、铝类偶联剂或硅烷类偶联剂,或脂肪酸金属盐)作为表面疏水化处理剂,并且对无机细颗粒的表面进行涂覆。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包含含硅元素的氧化物细颗粒的色调剂,所述含硅元素的氧化物细颗粒是从外部添加到色调剂颗粒(所述色调剂颗粒包含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中的含硅氧化物细颗粒,与该含硅元素的氧化物细颗粒一起从外部添加到所述色调剂中的是平均一次粒径比所述含硅元素的氧化物细颗粒更小的至少一种或多种无机细颗粒,其中,色调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4μm~8μm,含硅元素的氧化物细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为70nm~130nm,条件是水量为1.0重量%以下,并且含硅元素的氧化物细颗粒与色调剂颗粒的涂覆比(%)满足下式(1)
-0.0317x+5.12≤y≤-0.155x+25.9 (1)
(在该式中,x表示含硅元素的氧化物细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y表示含硅元素的氧化物细颗粒与色调剂颗粒的涂覆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其在图像品质稳定性方面非常优异,甚至在所述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长期暴露于高温和高湿度的情况下图像品质稳定性方面也非常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2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