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银耳多糖和银耳蛋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2824.0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C08B37/00;C07K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银耳 多糖 蛋白 方法 | ||
1.一种利用双水相体系提取银耳多糖和银耳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银耳菌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在24~26℃下活化培养6~8d,然后将银耳孢子接入到液体种子培养基中,在150~200r/min、24~26℃下培养3~5d,制得液体种子;将液体种子按5~10wt%的接种量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24~26℃、150~200r/min条件下,培养4~6天,制得发酵液;
(2)将步骤(1)制得的发酵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6000Dal的超滤膜浓缩,截留液为含有银耳孢子和胞外多糖的浓缩液,破碎银耳孢子,得到银耳孢子破碎液;
(3)在20~30℃下,配制无机盐水溶液,向该无机盐水溶液中添加聚乙二醇,在总体系中无机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聚乙二醇在总体系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30%,混合均匀,制得聚乙二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
(4)向步骤(2)制得的银耳孢子破碎液中按体积比1:(1~5)加入步骤(3)制得的聚乙二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搅拌10~30min混匀后,静置5~15min分相,制得无机盐下相和聚乙二醇上相;
(5)将步骤(4)制得的无机盐下相离心分离,取上清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6000Dal的超滤膜浓缩,截留液经冷冻干燥后,制得银耳多糖;
(6)向步骤(4)制得的聚乙二醇上相中加入水和无机盐,使无机盐在总体系中的质量浓度为10~30%,搅拌10~30min混匀后,静置10~20min分相,制得无机盐下相和聚乙二醇上相,将制得的无机盐下相,采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10000Dal的超滤膜过滤,收集截留液,冷冻干燥制得银耳蛋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液体发酵产生银耳多糖的银耳菌菌种编号为CICC50179、CICC50180、ACCC50546、ACCC51351、CGMCC5.466或CGMCC5.52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斜面培养基组分如下:葡萄糖20g,蛋白胨10g,KH2PO43g,MgSO41.5g,维生素B10.005g,琼脂20g,20%马铃薯煮汁1000mL,pH自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液体种子培养基组分如下:葡萄糖20g,蛋白胨10g,KH2PO41.5g,MgSO40.75g,20%马铃薯煮汁1000mL,pH自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发酵培养基组分如下:可溶性淀粉40g,葡萄糖20g,蛋白胨5g,KH2PO41g,MgSO40.75g,琼脂5g,水1000mL,pH自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超滤浓缩液中孢子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10wt%。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孢子破碎采用珠磨机破碎,转速为2400~5000r/min,时间1~5min,操作温度5~4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5)、(6)中的超滤膜工作压力为0.1~0.5MPa,温度为2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6)中的无机盐选自硫酸铵、硫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钾或氯化钠之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6)中的双水相体系中的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轻工业学院,未经山东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28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