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冲、耐热共聚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82663.5 | 申请日: | 2012-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宋琤;宋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博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9/44 | 分类号: | C08G69/44;C08G69/48;C08L7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抗冲 耐热 共聚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抗冲、耐热共聚树脂,其特征在于,改变双酚单体和1,ω-脂肪族二胺单体的摩尔配比,可以调控共聚树脂的Tg和Tm,双酚和1,ω-脂肪族二胺两种单体的摩尔比在20~50∶80~50范围内;
其结构式如下:
共聚树脂由I和II二种结构单元组成,共聚树脂中I的摩尔比例为10%~90%, II的摩尔比例为90%~10%;R1为I的端基,为单酰氯,R2为II的端基,为各种芳基或取代芳基或2~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I中的双酚单体为双酚A或双酚S或双酚芴或环己基双酚或它们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II中的1,ω-脂肪族二胺是1,6-己二胺或1,4-丁二胺或1,10-癸二胺,它们和IPC缩聚后在6I/PAR共聚树脂大分子链中生成如下单元:
半芳香族聚酰胺结构单元中,其摩尔比控制在90~100%,4I、10I结构单元占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二酰氯为IPC、TPC及1,3-二(4-苯甲酰氯基苯甲酰基)苯,具有如下结构:
IPC的用量占芳二酰氯总摩尔质量的90~100%,TPC及1,3-二(4-苯甲酰氯基苯甲酰基)苯的用量为0~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冲、耐热共聚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双酚单体、1,ω-脂肪族二胺单体与NaOH(或KOH)按1.0∶2.4∶1.2的摩尔比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入适量的氯化卞基三乙胺、亚硫酸氢钠和二缩乙二醇二甲醚,搅拌使单体溶解配成水相;
2)将IPC或TPC溶于二氯甲烷配成有机相;
3) 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和无水氯化钙干燥管的250mL洁净的三口瓶中加入苯甲酰氯和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制备成封端剂;
4)-5~0 ℃在快速搅拌下,有机相加入水相,约30分钟内加完;撤去冰水浴,搅拌反应1小时,分三次加入单酰氯作为封端剂;继续搅拌反应1.5到2小时;控制整个反应在5小时内完成;用甲酸中和至pH值3~5,静止分层,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3~4次;
5)在快速搅拌下将树脂液慢慢加入到预先加热至50℃左右的丙酮中,析出白色固体树脂,蒸馏回收溶剂;
6)树脂用捣碎机破碎,用去离子水洗涤,树脂在80℃烘4小时,120℃下真空干燥4~6小时,得到白色粉状高抗冲、耐热聚间苯二甲酰1,6-已二胺/聚间苯二甲酸双酚酯(6I/PAR)共聚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酰氯用来调节6I/PAR共聚树脂的分子量及端基结构,采用的单酰氯为苯甲酰氯或它的邻、对位取代衍生物,在界面共缩聚1小时后分3~4批剂量加入;采用相转移界面缩聚制备所述的6I/PAR共聚树脂,6I/PAR共聚树脂的端基的氨基或酚羟基,苯甲酰氯及其衍生物的用量是二胺和双酚单体过量摩尔量的2.2~3.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博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博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26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