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工机械卷扬液压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82470.X | 申请日: | 2012-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3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超 |
| 主分类号: | B66D1/44 | 分类号: | B66D1/44 |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高坤明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卷扬 液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工机械卷扬液压控制装置。主要是控制在卷扬操作手柄停止工作时行走马达平衡阀回到中位。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加快,卷扬作为桩工机械的重要动作,具有很重要的安全性;由于卷扬工作的特殊情况,在下落过程中回油腔会因为钻杆等外负载而产生压力,当操作手柄停止工作时,如果此时钻杆处于悬空位置,那么回油腔这个压力会使马达内部平衡阀阀芯移动同时打开制动器,虽然主阀的O型机能会使马达处于停止状态,但是主阀的阀芯为滑阀结构,即使处于中位也始终有少量液压油泄漏,而且此时平衡阀阀芯移动,制动器打开,马达没有可靠的保护措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象,为避免因卷扬制动而造成施工隐患,本发明提供一种桩工机械卷扬液压控制装置。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桩工机械卷扬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手柄控制卷扬正反转油路,主阀卷扬正反转液控联,F型液控换向阀,E型换向阀,行走马达平衡阀,与行走马达平衡阀连接的制动器;F型液控换向阀连接E型液控换向阀控制E型液控换向阀换向;在手柄控制卷扬正反转油路中连接一采集手柄压力信号的梭阀,梭阀连接F型液控换向阀根据取出的手柄的压力信号控制F型液控换向阀换向;E型液控换向阀连接在行走马达进油路与回油路间控制行走马达进油路与回油路的通断来实现平衡阀阀芯两侧压力的控制,控制行走马达 的主阀卷扬正反转液控联采用O型机能。
在手柄正常工作时E型液控换向阀处于断开状态,平衡阀阀芯压力由进油腔和回油腔独立控制。在操作手柄停止工作时,平衡阀两侧进油腔和回油腔压力由E型液控换向阀导通,平衡阀阀芯两侧压力达到平衡,阀芯回到中位,制动器关闭,起到平衡阀和制动器同时保护马达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行走马达在卷扬工况中由于回油腔憋压而导致平衡阀阀芯移位,制动器无法关闭的问题。这样既能满足卷扬工作的特殊要求,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产品设计和维修成本,提高了元件的互换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液压原理图。
图中:1、主阀卷扬正反转液控联;2、梭阀;3、F型换向阀;4、单向节流阀;5、E型换向阀;6、行走马达平衡阀;7、行走马达;8、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由主阀卷扬正反转液控联1、梭阀2,F型换向阀3,单向节流阀4、E型换向阀5、行走马达平衡阀6、行走马达7和制动器8组成。F型液控换向阀3连接E型液控换向阀5控制E型液控换向阀5换向;梭阀2连接在手柄控制卷扬正反转油路中采集手柄压力信号,梭阀2连接F型液控换向阀3根据取出的手柄的压力信号控制F型液控换向阀3换向;E型液控换向阀5连接在行走马达7进油路与回油路间控制行走马达进油路与回油路的通断,控制行走马达7的主阀卷扬正反转液控联1采用O型机能。行走马达平衡阀6是行走马达7内部自带,行走马达平衡阀6同时与制动器8油路连接控制制动器8。所 述的F型换向阀3和E型换向阀5均采用两位三通液控换向阀,为避免工作时有压力油从E型液控换向阀5泄压,在E型液控换向阀5的两油口还各连接一个单向节流阀4,单向节流阀4连接至补油压力油路。
控制过程如下:在系统的手柄控制卷扬正反转的先导油路接梭阀2,当旋挖钻机卷扬正常工作时,手柄的压力信号至X1口,控制F型液控换向阀3换向则先导压力P无法通过,E型液控换向阀5处于常位,行走马达7进油路与回油路不导通,行走马达平衡阀6处于工作状态,制动器8打开。当旋挖钻机卷扬操作手柄回到中位卷扬停止工作时,梭阀2无压力信号,F型液控换向阀3处于常位,先导压力P至X2口控制E型液控换向阀5换向,行走马达7进油路与回油路压力导通,这样行走马达平衡阀6阀芯两侧压力相同,阀芯回到中位,制动器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超,未经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24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