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加压式多孔砖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81778.2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2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田先春;蒋淮同;陈虎;周磊;徐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2 | 分类号: | B28B3/02;B28B7/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加压 多孔 砖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材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加压式多孔砖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主流的墙材生产设备依据原材料成型的方式可以分为振动成型和压制成型两种。振动成型多适用于混凝土砌块制品,而压制成型多是生产以粉末状原材料为主的墙材制品。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种压机的压制方式为拉下式压制,又称强动压制。压制开始时,上模芯被压下一定距离,然后与中模一同下降。中模下降的速度可以调整,其拉下的距离相当于浮动的距离。压制结束时,上模芯回升,中模则进一步被拉下,便于砖坯脱出。现有的墙体砖压机绝大多数采用此种形式。拉下式压制有两大缺点:一是砖坯中的压力分布不均匀,会出现分层开裂现象,在转运时可能会造成破裂,不便于蒸养或烧结;二是此种压制方式不利于多孔砖的生产,由于多孔砖模芯需要固定不动,而且上模芯的压制距离较长,在压制的过程中,模芯需要承受较大的摩擦力,当摩擦力大于模芯的强度极限时,可能会出现模芯断裂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可能会进一步破坏整个模箱,造成更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设计了一种双向加压式多孔砖压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有利于推广,生产效率高的双向加压式多孔砖压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加压式多孔砖压机,主体由上梁、下梁、立柱、上油缸、下油缸、上模、中模和下模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梁、下梁和四根立柱组成压机的主体框架,上油缸和下油缸分别固定在上梁和下梁中,上模固定在上油缸上,下模固定在下油缸上,中模通过支撑组合固定在四根立柱上,压板固定在中模左右两端的下方,多孔砖的模芯固定在模芯固定座上,模芯固定座固定在前后两端导板的固定槽中,两端导板固定在左右两块托板上。
所述立柱两端通过圆螺母固定。
所述两端导板通过套有弹簧的长螺栓固定在左右两块托板上。
所述托板悬垂于压板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双向加压,砖坯的密实度更高、更均匀;在保证砖高一致的情况下,双向加压要比单向加压的成型压力低,这样既可以减少压机设备及模具的机械磨损,同时还可以降低能耗;由于多孔砖的模芯采取的悬浮式安装,所以在压制过程中,模芯通过弹簧产生的位移可以抵消一部分摩擦力,大大降低了模芯断裂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向加压式多孔砖压机的主视图。
图2是双向加压式多孔砖压机的侧视图。
图3是多孔砖中模的主视图。
图4是多孔砖中模的侧视图。
图5是模芯固定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5,主体由上梁1、下梁12、立柱10、上油缸2、下油缸11、上模3、中模4和下模9等部分组成。上梁1、下梁12和四根立柱10组成压机的主体框架,立柱10两端通过圆螺母13固定。上油缸2和下油缸11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上梁1和下梁12中。上模3固定在上油缸2上,下模9固定在下油缸11上,中模4通过支撑组合7固定在四根立柱10上。压板6固定在中模4左右两端的下方,多孔砖的模芯14固定在模芯固定座16上,模芯固定座16固定在前后两端导板8的固定槽中,两端导板8固定在左右两块托板15上,最后用长螺栓17上套进弹簧5并通过螺母拧紧在托板15上,使两块托板15悬垂于压板6下方。
本发明工作时,中模4固定不动,上模3和下模9从两端同时加压,即同时双向加压。模芯在工作过程中,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处于上下浮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81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贴签功能的吹塑机
- 下一篇:新型螺丝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