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CuInSe2薄膜为基体电沉积制备太阳能电池缓冲层ZnS薄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9774.0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7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波;王文涛;陈高汝;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9/08 | 分类号: | C25D9/08;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uinse sub 薄膜 基体 沉积 制备 太阳能电池 缓冲 zns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太阳能电池缓冲层ZnS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沉积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廉价的沉积技术,应用面极广,可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电沉积生长的薄膜虽然结晶质量比其他一些技术稍差,但它在所有沉积技术中的生产率是最高的,并且可以实现大面积沉积和在较复杂表面进行沉积。在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方面,电沉积可以通过生长工艺(如应用势能、pH值、电解温度等)来较容易地改变能带间隙和晶格参数等材料特性,从而在制备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上具有一定优势。现有在CuInSe2薄膜上制备ZnS薄膜的方法大多是溅射法、蒸发法等,传统的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缓冲层大多用的是CdS薄膜但由于CdS薄膜有毒,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由于CdS薄膜较低的禁带宽度值(2.42eV)会限制太阳能电池的短波响应,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及开路电压。目前主要是在pH≥7的碱性体系或中性体系电沉积制备ZnS薄膜,在碱性或中性体系中制备的ZnS薄膜透过率较低(50%~6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制备太阳能电池缓冲层ZnS薄膜透过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了以CuInSe2薄膜为基体电沉积制备太阳能电池缓冲层ZnS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的以CuInSe2薄膜为基体电沉积制备太阳能电池缓冲层ZnS薄膜的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导电玻璃的前处理
对导电玻璃进行前处理,待用;
二、电沉积制备CuInSe2薄膜
采用石墨作为阳极,以步骤一前处理后的导电玻璃作为工作电极,将阳极和工作电极放入CuInSe2电沉积液中进行恒压电沉积,沉积后,取出工作电极,用蒸馏水清洗5~10次,并吹干后,即得CuInSe2薄膜;
三、CuInSe2薄膜的热处理
将步骤二得到的CuInSe2薄膜在温度为300~400℃、N2气保护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30~40min;
四、电沉积制备ZnS薄膜
采用石墨作为阳极,以步骤三热处理后的CuInSe2薄膜作为工作电极,将阳极和工作电极放入ZnS电沉积液中进行恒压电沉积,沉积后,取出工作电极用蒸馏水冲洗3~5次,并吹干后,即得ZnS薄膜;
五、ZnS薄膜的热处理
将步骤四得到的ZnS薄膜在温度为50~70℃、N2气保护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0.1~0.2h,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完成以CuInSe2薄膜为基体电沉积制备太阳能电池缓冲层ZnS薄膜;
其中,步骤二中所述的CuInSe2电沉积液是由1~1.5mmol/L的CuSO4·5H2O、4.5~5.0mmol/L的In2(SO4)3、4~4.5mmol/L的SeO2和0.1~0.3mol/L的柠檬酸钠组成,CuInSe2电沉积液的pH值为2~3;
步骤二中所述的恒压电沉积条件为:电压为1.2~1.5V,沉积时间为50~70min;
步骤四中所述的ZnS电沉积液是由0.1~0.2mol/L的ZnSO4、0.2~0.3mol/L的NaS2O3和0.1~0.2mol/L的柠檬酸钠组成,ZnS电沉积液的pH值为3~4,ZnS电沉积液的温度为50℃~60℃;
步骤四中所述的恒压电沉积条件为:电压为2~3V,电流密度为1~2mA/cm2,沉积时间为4~6min。
本发明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已制备的CuInSe2薄膜上沉积太阳能电池缓冲层ZnS薄膜,重点考察电沉积中工艺条件对制备ZnS薄膜的影响,包括其电解液pH值、电流密度以及沉积时间对薄膜性能的影响,本发明以CuInSe2薄膜为基体电沉积制备太阳能电池缓冲层ZnS薄膜的透过率达到了80%~90%,为获得高效率、低成本的柔性衬底薄膜太阳能电池开辟新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9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铜铟硒CuInSe<SUB>2</SUB>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CuInSe<sub>2</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多孔片状CuInSe<sub>2</sub>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太阳能电池用CuInSe<sub>2</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黄铜矿结构CuInSe<sub>2</sub>或/和CuInSe<sub>2</sub>/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 一种具有黄铜矿结构的CuInSe<sub>2</sub>以及CuIn<sub>1-x</sub>Ga<sub>x</sub>Se<sub>2</sub>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一种CuInSe<sub>2</sub>和TiO<sub>2</sub>复合异质结薄膜的制备方法
- CuInSe2纳米晶修饰的TiO2纳米管光电极的制备方法
- 一种高效合成具有黄铜矿结构的CuInSe<base:Sub>2
- 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CuInSe<base:Sub>2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