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原发性肿瘤在手术切除后再转移的药用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79714.9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5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贾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力 |
主分类号: | A61K45/06 | 分类号: | A61K45/06;A61K38/17;A61P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原发性 肿瘤 手术 切除 转移 药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五种类型的药物进行优化组合,以便综合性地、安全地预防或辅助治疗哺乳动物患者在手术切除原发性肿瘤后肿瘤的再转移(或再复发)。
背景技术
现存技术的缺陷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50多年来,其它重大疾病(心脏病等)的死亡率已经大幅度(>60%)下降了,但是癌症死亡率仅减少约5%,其中绝大多数死于肿瘤转移。因肿瘤转移造成的死亡是目前一项全球性的、有关国泰民安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经济、社会、和科技问题。传统的主流“抗癌药”的研发走的是一条“癌症转移后再抗癌”的迟愚路线,收效甚微。目前“有效”的化疗药物并不能有效地控制癌症的转移,且毒副作用大,病人生活品质降低,家属负担剧增。更重要的是,“抗癌药”根本无法逆转肿瘤转移病人的死亡!把国内外肿瘤治疗的现状和现存缺陷简化一下就是:早期实体肿瘤可用外科手术切除,其成功率可达95%以上(不用“抗癌药”,除非不能手术!)。到肿瘤转移了外科手术又无法全身一一切除已转移的肿瘤块时,“抗癌药”也无效;而肿瘤病人在手术切除后的早期又没有可清除循环肿瘤细胞,和预防将来循环肿瘤细胞的粘附和侵袭的药物,无症状的“病人”只好听天由命,直至3-5年后肿瘤转移发生了。各种肿瘤在手术后3-5年内再转移的可能性是30-70%。用组合药物综合性地预防肿瘤手术后的再转移是一项被忽略的理论、技术和产品的全球性重大科技空白!
目前肿瘤的化疗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DNA破损剂(DNA damaging agents);2)微管蛋白靶向剂(Tubulin-targeted agents)如紫杉醇等;3)拓扑异构酶抑制剂(Topoisomerase inhibitors)如喜树碱,ABT-888;4)抗代谢药(Antimetabolites/Nucleosides);5)单克隆抗体;6)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leevec);7)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Farnesyl transferase inhibitors;FTI);8)蛋白酶小体抑制剂(proteasome inhibitor);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10)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s;MMP);11)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12)激素类药(Hormonal agents)如Tamoxifen;这类药在离体试验中确实可以造成细胞(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死亡。靶向类药(Targeted drugs;Signaling agents)仅对少数特殊人种起作用,这些人种的肿瘤需充分表达这种靶蛋白,这样药物才能起作用。这就局限了靶向类药的使用范围。靶向类药如新生血管抑制剂bevacizumab的治疗指数小,表明此类药也大有不足,包括对病人产生严重的骨髓抑制。细胞毒类药作用于迅速分裂和繁殖的癌细胞,但也作用于正常消化道上皮细胞、毛发细胞和白细胞。肿瘤细胞对细胞毒类药易产生药物耐受性。总之,“抗癌药”在研发和应用上成果甚微。
对1990-2004年的22次的临床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Morgan等(Clin.Oncol.16:549-560;2004)发现目前的“抗癌药”仅能使肿瘤病人的5年存活率增加2.1%。同时,这些药物对黑色素瘤、子宫癌、前列腺癌、和肾癌无效。这些抗癌药令人失望的结果归咎于:药物本身的严重毒性,病人生活品质下降,自身免疫和康复的能力受到抗癌药的打击,和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受性。Rustin等人(Lancet 2010;376:1155-1163)报道过,将卵巢癌病人在紫杉醇治疗后血清癌抗原CA125水平恢复到正常时,随机分成二组,早期化疗组和延迟化疗组。早期化疗组(265人)和延迟化疗组(264人)的存活期中值分别是25.7月和27.1月,二组存活期中值无显著差异。早期化疗组病人的存活期中值反而缩短二个月,提示药物对人的毒副作用。化疗药物不是预防肿瘤手术后转移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力,未经贾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97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差压表
- 下一篇:一种强度补偿的反射式光纤束差压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