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行程升降作业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8880.7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0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先红;王科学;李安伟;田胜昌;牟孝志;王安乐;屈正亮;杨杰;查波;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国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B66F7/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44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行 升降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微行程升降作业台属于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行程升降作业台。
背景技术
升降台是一种垂直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也指在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的设备,升降台上往往还装有各种平面输送设备,作为不同高度输送线的连接装置。
现代社会升降平台产品的种类繁多,也有多个不同的分类标准。 按照升降平台的结构可分为:剪叉式升降平台、导轨式升降平台、铝合金式升降平台、套缸式升降平台、折臂式高空作业车、曲臂式高空作业车。
剪叉式升降平台是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专用设备。它的剪叉机械结构,使升降台起升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剪叉机械结构在初始举升状态属费力机构,需有较强结构承受其放大的内力,这使得其在狭小的工作空间及微行程的工作状况中结构上难以实现。
升降台一般采用液压驱动,故称液压升降台。除作为不同高度的货物输送外,广泛应用于高空的安装、维修等作业。
现有的液压升降台,通常包括底座、升降机构、操作平台、电液控制机构、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防倾覆支撑机构。升降机构一般包括油缸外套、设置在油缸外套内的多级伸缩油缸,而多级伸缩油缸由分别套接在一起的多个中间缸套组成。电液控制机构将油液经滤油器、电磁换向阎、节流阀、液控单向阀进入多级伸缩油缸的下端,使伸缩油缸由粗到细逐级伸出,从而推动操作平台上升。
对此,中国专利200910186170.2提出了一种液压升降机,包括:底座、具有多级伸缩油缸的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的顶部的作业平台、用于驱动升降机构的电液控制机构,其特征是:底座上设置有用于保持底座水平的平衡装置,平衡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至少3个底座平衡油缸,底座平衡油缸的缸套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底座平衡油缸的活塞杆朝向地面,平衡装置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当平衡装置处于第一种工作状态下,各底座平衡油缸的活塞杆着地,底座离开地面;当平衡装置处于第二种工作状态下,底座着地,各底座平衡油缸的活塞杆分别收拢在各底座平衡油缸的缸套内。其发明的底座平衡油缸可以支撑底座,因此能够避免施工地面不平引起的升降机偏栽的问题。
而另一中国专利201020551464.9公开了一种能够保障台面高度做适应性调节而藉以体现使作业工人操作省力、改善作业效率的升降作业台,包括支架、第一台面、第二台面、升降装置,其中升降装置固定在支架底部并与第二台面的下端面相连,第二台面能够在升降装置的带动下进行垂直升降运动,支架顶端设置有滑槽,第一台面安装在滑槽内并能在滑槽内水平移动。本发明结构的升降作业台,在使用上有较好的通用性,并且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提高操作者工作效率,并能改善产品的品质。
现有技术中均采用具有多级伸缩油缸的升降机构,从而使升降作业台进行工作,但是在狭小的工作空间及微行程的工作状况中,上面所述方案均属费力机构,无法解决结构轻型化、紧凑化问题,难以胜任该特殊工况。
综上所述,现有的升降作业台,其中尤其涉及微行程升降作业台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微行程升降作业台紧凑性、平稳性和安全性较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具有良好的紧凑性、平稳性和安全性的微行程升降作业台。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一种微行程升降作业台,包括底座、作业平台、电气系统及位于所述底座和作业平台之间的升降系统,所述升级系统支撑所述作业平台;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带锁气缸、导向机构和由所述气缸驱动的链轮升降机构;所述气缸的无杆端通过气缸支架固设于所述底座,有杆端设有拉动架;所述拉动架设有减小所述作业平台工作时拉动阻力的托轮,使所述升降系统内力基本等于升降作业台及操作人自重;所述链轮升降机构为均布的多组,各组所述链轮升降机构通过所述电气系统电连接且配合工作。
所述的微行程升降作业台,其中:所述气缸设有气动机械锁。
所述的微行程升降作业台,其中:所述拉动架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气缸的有杆端,通过所述托轮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托轮具有上下两组,可分别沿固设于所述底座的导轨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国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国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8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动教学平台导入txt题库的方法
- 下一篇:聚集的调谐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