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壳技术包覆草本精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8256.7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仁;孙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5/00 | 分类号: | C08F285/00;C08F265/06;C08F220/18;C08F220/28;C08F220/56;C08F2/24;C09D151/00;C09D5/14;C09D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技术 草本 精油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本精华健康涂料用乳液,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涂料释放草本物质的核壳技术包覆草本精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复合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发展,八十年代科学家们提出了“粒子设计”的新概念。即从粒子层面,而非宏观的机械混合来复合,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核壳聚合乳液”的新概念。所谓核壳,顾名思义就是指以聚合物A为核,外层包裹聚合物B的乳胶颗粒为壳的结构,其主要是通过由性质不同的两种或多种单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按阶段聚合使颗粒内部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富集不同的成分,通过核和壳的不同组合,得到一系列不同形态的乳胶粒子从而可赋予核壳各不相同的功能。
核壳乳液的合成方法主要通过三种机理,包括接枝机理、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机理和离子键合机理。
核壳乳液与一般乳液相比,区别仅在于乳胶粒的结构形态不同。核壳乳胶粒独特的结构形态大大改善了聚合物乳液的性能。即使在相同原料组成的情况下,具有核壳结构乳胶粒的聚合物乳液也往往比一般聚合物乳液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因此,从80年代以来,核壳乳液聚合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核壳化工艺、乳胶粒形态测定、乳胶粒颗粒形态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机理等方面取得许多进展。
而在目前的涂料技术中。用于环保型涂料即有竹炭涂料,负离子涂料,净味涂料,无添加涂料等其成膜物质为普通丙烯酸酯乳液,其透气性差,耐水性不好等缺陷,影响了上述涂料的特异功能,达不到预期效果。本发明采取一种核壳结构形式,具有透气、释放、杀菌、净化空气等功能。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壳技术包覆草本精油乳液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核壳技术包覆草本精油乳液,其原料包括核部原料和壳部原料,所述核部原料和壳部原料的重量比为1:0.2-0.4,所述核部原料的组分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
表面活性剂1-3份;
引发剂0.2-0.3份;
核部软单体10-20份;
核部硬单体5-15份;
有机硅氧烷单体3-5份;
草本精油0.1-0.3份;
核部功能单体0.5-1.5份;
去离子水40-45份。
所述壳部原料的组分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
表面活性剂0.2-0.5份;
引发剂0.1-0.3份;
壳部软单体3-8份;
壳部硬单体5-10份;
有机硅氧烷单体1-2份;
壳部功能单体0.2-1.0份;
去离子水5-10份。
优选的,所述核部原料的组分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
表面活性剂1.5-2.5份;
引发剂0.2-0.3份;
核部软单体13-17份;
核部硬单体10-14份;
有机硅氧烷单体3.5-4.5份;
草本精油0.1-0.3份;
核部功能单体0.8-1.2份;
去离子水40-45份。
所述壳部原料的组分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
表面活性剂0.3-0.4份;
引发剂0.1-0.2份;
壳部软单体3.5-6份;
壳部硬单体8-10份;
有机硅氧烷单体1-2份;
壳部功能单体0.2-1.0份;
去离子水5.5-8.4份。
优选的,所述核部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壳部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氧烷单体选自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r-甲基丙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八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核部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甲酯、丙烯酰胺中的两种以上的组合;壳部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甲酯、丙烯酰胺中的两种以上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色建材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8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热试过程的燃油除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流动热源的斯特林机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