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30度反射镜的装置及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78196.9 | 申请日: | 2012-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8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张庆茂;陈国;李泽曦;吴锐欢;郭亮;刘颂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7/198 | 分类号: | G02B7/198;G02B26/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马丽丽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30 反射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器技术,特别是对激光器输出系统中分时分光装置的设计。本发明通过实时控制30度旋转磁铁控制安装其上的反射镜起落,反射镜起落的控制实现异路的输出,从而对激光器激光束进行实时控制,使激光光束快速、准确、高效地达到各输出光口,满足灵活改变光路输出的要求。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激光器的多光路技术需求在快速增长。现有激光器的多光路技术可分为:多光源的多光路技术、能量分光技术、分时分光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1355403Y公开了激光器的三光路分布装置,该装置需要三个激光器同时工作并都分别经过反射扩束镜座扩束反射,反射镜座反射,最后进入发射聚焦系统输出。合理地布置光路后,实现了三条光路同时或者单独工作。但是这种多光路装置需要多个激光器作为光源,只是相当于三台设备机械地相加,没有涉及到分光,因而更没有具体的分光装置。这样的多光路设计成本高,能耗大。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102380712A公开了一种多级等能量分光系统,该系统在激光器的出光口附近放置扩束系统、全反系统、分光系统,通过不同透射率的透射镜对激光进行分光,再经过全反镜的反射使每一路激光在不同出光口输出。这种分光技术属于能量分光,虽然能实现分光,但不可避免的削弱了各个光路的功率,在需要较大功率需求的场合,则不能达到生产要求。另一方面,该专利只是理论上提出分光的方式,且其方式只是简单的改变静态镜片架座上不同透射率的透镜实现的静态分光,没涉及到其装置。且其装置为固定不动的镜片固定架。除此之外,各光路只能同时出光,不能实现个别光路单独出光,使系统缺乏灵活性。
分时分光技术可以实现激光器不同时间不同出光口出光,这样能保证输出激光的功率,实现动态分光。在分时分光中,实现其分时分光的动态装置尤为重要,但此装置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激光器分光装置的不足,即克服能量分光技术无法满足高功率输出的不足,结合分时分光技术优点的基础上,提出可移动、30度反射镜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在YAG固体激光器输出光口附近放置本装置、并配合固定不动的30度全反镜,实现把原来的单光路输出系统变成多光路输出系统,并通过实时精确控制,使激光便捷、稳定、准确地在不同输出端口进行切换。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30度反射镜装置,包括底座、活动全反射镜、固定该活动全反射镜的全反镜外框、挡光片、控制电路板、30度旋转部件、机械臂和导轨,所述30度旋转部件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后面板上、且置于该底座的右上端,所述导轨设置在该底座的左侧并沿纵向延伸的导轨凹槽内;所述全反镜外框包括竖向部和设置在该竖向部下端的横向部,该竖向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并能沿该导轨滑行,该横向部的右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挡光片的横条,该挡光片垂直设置在该横条的右端部;所述活动全反射镜设置在所述横向部的左端部;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右侧下端处,其左侧面上自上而下设置有第一槽型光开关和第二槽型光开关,该第一槽型光开关和第二槽型光开关的凹槽与挡光片正对,且该凹槽的两个侧壁延伸至该挡光片的前、后两侧,以确保当该挡光片插入该凹槽中时能隔断该凹槽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光路;所述机械臂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前面板上,其右端与30度旋转部件连接,以确保该30度旋转部件能够带动该机械臂转动,该机械臂的左端与所述竖向部的上端活动联接,以确保能带动所述全反射镜框沿所述导轨上下滑动。
上述30度旋转部件是30度旋转磁铁。
上述机械臂通过销轴与所述竖向部的上端联接。
上述机械臂的右端设置有配重块。
上述导轨的下端设置有用以阻挡所述全反射镜框向下继续滑动的挡块。
上述挡光片是铁片。
上述销轴外设置有轴套,所述机械臂的左端通过该轴套与所述销轴联接。
一种可移动、30度反射镜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所述可移动、30度反射镜的装置中的控制电路板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首先检测第一槽型光开关或第二槽型光开关是否被挡光片挡住,如果是第一槽型光开关被挡住,则进至步骤2),如果是第二槽型光开关被挡住,则进至步骤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81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