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8180.8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澄海区镇发珠光颜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C3/06 | 分类号: | C09C3/06;C09C3/04;C09C1/40;C09C1/00;C09C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齐健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干涉 效果 珠光颜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珠光颜料,具体涉及一种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透明的珠光颜料是颜料中的新品种,通过干涉作用来达到其色彩效果。它们由云母薄片做基材,外面包覆高折射的二氧化钛涂层。白色光照射到此类型的颜料上时被二氧化钛层部分反射,余下的光则穿过(折射)二氧化钛层抵达云母表面,接着部分光线又被反射,平行于第一道反射光线离开颜料表面。第二道光线的光波相对与第一道光线会有部分偏移,根据所经过路线的长短不同,偏移大小不同。如果波峰和波峰叠加,波谷和波谷叠加,将强化光波。通过在云母上涂覆不同厚度的二氧化钛,可以得到从银白,经过黄色,红色,蓝色,直到绿色(膜厚从低到高)。
珠光颜料无毒、无味、耐酸碱、不易燃、不易爆、不导电、不迁移、易分散,具有较高的耐热性与耐候性,完全符合严格的环保要求。其具有金属颜料的闪光效果,能够产生天然珍珠的柔和色泽,但是只有在受光的条件下才会显现出闪光效应。
珠光颜料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当今色彩领域的新思路,具有更高的商品价值。珠光颜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可用于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涂料、粉末涂料、建筑涂料、珠光油墨、珠光皮革、珠光塑料制品、珠光化妆品,还可用于造纸、印染、印花、橡胶、陶瓷等行业。
然而目前我国高档珠光颜料的研究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大多数需要向国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特别是其制备方法繁琐、步骤多、反应过程耗时较长、不易控制和实现产业化;颜料成品的各层之间的干涉效果较弱,存在着亮度、饱和度较低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由此制备方法制备的珠光颜料具有随角异色的效果,且产品亮度及色饱和度都比较好,使此颜料的应用领域更广泛。本发明通过在金属氧化物包覆层的上、下方加入相应的晶型转化促进剂层,在高温煅烧时其促进金属氧化物的晶型转化,缩短煅烧时间且可以使金属氧化物颜料在高温煅烧时将所包覆的氧化物的晶型结构绝大部分或全部转化,使多种不同晶型的被包覆氧化物产生不同的折射率,制得具有加强干涉效果的珠光颜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施上述方法的制品,其具有多层晶型和折射率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包覆层,与传统多层包覆珠光颜料相比,其亮度和色度都有大幅提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在基体表面或其金属氧化物包覆层上形成至少一层晶型转化促进剂层,包覆率为20%-70%,该晶型转化促进剂为SnO2或水合SnO2;制成品中脱水SnO2与基体的重量百分比是10%-20%,其在煅烧温度在高于700℃时,使金属氧化物颜料在高温煅烧时将所包覆的氧化物的晶型结构绝大部分或全部转化,使多种不同晶型的被包覆氧化物产生不同的折射率,制得具有加强干涉效果的珠光颜料。
所述的加强干涉效果珠光颜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向采用湿化学水解包覆法制备的高表面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包覆层的底部和上部,分别形成一晶型转化促进剂SnO2层,该层的包覆率为25%-60%。
所述的高表面折射率的金属氧化物为TiO2、Fe2O3、Fe3O4、ZnO和/或其化合物或混合物;所述的晶型转化促进剂SnO2层,当煅烧温度在高于700℃时,将锐钛型的TiO2、Fe2O3、Fe3O4、ZnO绝大部分或全部地转化成金红色石型TiO2、Fe2O3、Fe3O4、ZnO,且缩短煅烧时间。
其中所述的晶型转化促进剂SnO2是通过SnCl4与NaOH反应后的水合SnO2,在高温煅烧过程中生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澄海区镇发珠光颜料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澄海区镇发珠光颜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8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工孔底反倒角的刀具
- 下一篇:基于压电逆效应的变焦微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