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暖气媒水加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7856.1 | 申请日: | 2012-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3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水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F24D1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暖气 加热 系统 | ||
1.一种太阳能暖气媒水加热系统,其特征是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阵列、媒水泵(13)、分水器(41)、集水器(38)、膨胀水箱(5)和连接管道组成,其中,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由多只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18)通过串、并联方式组合而成,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18)由上接头(18-2)、透明玻璃管(18-3)、集热铜管(18-5)和下接头(18-6)构成,透明玻璃管(18-3)的内空间构成真空室(18-4),集热铜管(18-5)设置在真空室(18-4)中,集热铜管(18-5)的内空构成集热腔,集热铜管(18-5)的外表面涂有光谱选择性吸收涂料,用来吸收太阳辐射能,透明玻璃管(18-3)的上端连接到上接头(18-2),透明玻璃管(18-3)的下端连接到下接头(18-6),上接头(18-2)有热水循环出口(18-1)接出,下接头(18-6)有循环进水口(18-7)接入,集热铜管(18-5)内的集热腔两端分别连通到循环进水口(18-7)和热水循环出口(18-1);分水器(41)上有媒水总阀(44)、媒水总接口(42)、媒水分路接口和媒水分路阀;集水器(38)上有回水分路接口、回水分路阀、回水总接口(36)和回水总阀(37);膨胀水箱(5)上有呼吸管(1)和膨胀水接口(9),呼吸管(1)在膨胀水箱(5)的顶部,膨胀水接口(9)在膨胀水箱(5)的下部;
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的输出端通过媒水输送管(20)连接到媒水泵(13)的进口,媒水泵(13)的出口通过媒水管(11)连接到分水器(41)上媒水总阀(44)的进口,媒水总阀(44)的出口通过媒水总接口(42)连接到分水器(41),分水器(41)依次通过媒水分路接口、媒水分路阀和保温管道连接到采暖终端设备的进口;采暖终端设备的出口通过回水管道连接到集水器(38)的回水分路阀的进口,回水分路阀的出口通过回水分路接口连接到集水器(38),集水器(38)依次通过回水总接口(36)、回水总阀(37)和回水管a(12)连接到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的输入端;膨胀水箱(5)的膨胀水接口(9)通过膨胀水管(10)并接在回水管a(12)上;在膨胀水箱(5)上或在回水管a(12)上有补充水接口(2)接入,补充水接口(2)通过进水阀a(4)连接到供水管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太阳能暖气媒水加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只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18)为二十只以上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18);所述的串、并联方式包括:串联、并联、串联后再进行并联、并联后再进行串联的方式,当采用串联方式组合成太阳能集热器阵列时,顶层的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18)的热水循环出口(18-1)构成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的输出端,底层的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18)的循环进水口(18-7)构成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的输入端;当采用并联方式组合成太阳能集热器阵列时,多只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18)的热水循环出口(18-1)并接后构成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的输出端,多只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18)的循环进水口(18-7)并接后构成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暖气媒水加热系统,其特征是在媒水管(11)上有媒水温度表(45)和自动排气阀(46),在回水管a(12)上有回水温度表(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暖气媒水加热系统,其特征是在膨胀水箱(5)的底部有排污接口(6)接出,排污接口(6)通过排污阀(7)连接到排污管道(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暖气媒水加热系统,其特征是在媒水输送管(20)与媒水泵(13)的进口之间有检修阀(21)和过滤器(14),媒水输送管(20)依次通过检修阀(21)和过滤器(14)连接到媒水泵(13)的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依科达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78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