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小负荷的多媒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7734.2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5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宋秉仑;崔洛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三星存储技术韩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004 | 分类号: | G11B7/004;G11B20/00;H04N9/802;H04N21/431;H04N21/44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小 负荷 多媒体 装置 | ||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10月6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局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1-0101838号的权益,出于各种目的,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一种多媒体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光盘再现设备的多媒体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在多媒体装置(诸如蓝光播放器,机顶盒等)中安装了智能功能(诸如互联网、游戏、社交网络服务(SNS)),已经使用了能够基于操作系统(OS)为智能功能提供操作环境的中央处理单元(CPU)。通常,使用由各个半导体芯片制造商批量生产的个人电脑的CPU。
普通PC采用光盘驱动器(ODD)再现媒体。通常,利用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接口来执行PC的主体和ODD之间的通信。因此,在传统的PC中,由ODD读取的原始数据被发送到主体中的CPU、被解码、被再现为视频信号,然后被显示。为了执行这些任务,传统PC需要高规格的CPU和高规格的存储器以解码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视频,从而使得顾客购买高规格PC。然而,这种高规格PC的成本非常昂贵。
发明内容
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媒体装置,所述多媒体装置包括:多媒体信号处理设备,被构造为基于操作系统将从外部源输入的数据解码并将解码的数据作为第一多媒体信号进行输出;光盘驱动器(ODD)设备,被构造为从光盘获取数据,解码所获取的数据,并将解码的数据作为第二多媒体信号进行输出;输出切换器,被构造为接收第一多媒体信号和第二多媒体信号,并选择性地输出第一多媒体信号和第二多媒体信号中的一个。
所述第一多媒体信号和第二多媒体信号可分别符合显示接口标准。
所述显示接口标准可包括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标准、数字视频接口(DVI)标准、显示端口(DP)标准、视频图形阵列(VGA)标准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多媒体信号处理设备、光盘驱动器(ODD)设备以及输出切换器可被容纳在一个壳体中。
所述多媒体信号处理设备可包括:ODD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ODD设备;主接口,被构造为从外部源接收原始数据;主解码器,被构造为处理输入的多媒体数据,以将输入的多媒体数据解码为第一多媒体信号;操作系统装置(OSD),被构造为基于所述OS提供ODD控制器和主解码器的操作环境;第一输出接口,被构造为输出由主解码器处理的第一多媒体信号。
ODD控制器可包括ODD主机接口,所述ODD主机接口被构造为将数据发送给ODD设备以及从ODD设备接收数据。
所述ODD主机接口可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高级技术附件(ATA)接口、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主机接口可包括USB接口、并行ATA(PATA)接口、SATA接口、快闪介质接口、以太网接口、WI-Fi接口和蓝牙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主解码器可包括与多个多媒体数据标准对应的硬件编解码器和软件编解码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OSD可包括基于所述OS提供ODD控制器和主解码器的操作环境的存储器和中央处理单元(CPU)。
所述第一输出接口可符合HDMI接口标准、DVI标准、DP标准、VGA标准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ODD设备可包括:光学拾取器,被构造为从光盘读取信号;前端模块,被构造为控制光学拾取器以及将由光学拾取器读取的信号处理为数字信号;后端模块,被构造为将由前端模块处理的数字信号解码,并将所解码的数字信号作为第二多媒体信号进行输出。
所述前端模块可包括:伺服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所述光学拾取器;光学信号处理器,被构造为将由光学拾取器读取的光学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后端模块可包括:ODD解码器,被构造为将从前端模块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解码为第二多媒体信号;第二输出接口,被构造为输出第二多媒体信号。
所述多媒体装置还可包括多媒体输出设备,所述多媒体输出设备被构造为接收由输出切换器选择并输出的多媒体信号。
所述多媒体输出设备可包括符合HDMI接口标准、DVI标准、DP标准、VGA标准中的至少一种的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三星存储技术韩国株式会社,未经东芝三星存储技术韩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7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