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手表的环形时分显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7713.0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曹维峰;王慧莹;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13/00 | 分类号: | G04B13/00;G04B19/04;G04B2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手表 环形 时分 显示 机构 | ||
1.一种机械手表的环形时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条盒轮(1)、第一中心轮部件(2)、第二中心轮(3)、介轮部件、时轮(11)、分轮(12)、支撑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条盒轮(1)与第一中心轮部件(2)啮合,第一中心轮部件(2)与第二中心轮(3)啮合;所述第二中心轮(3)通过介轮部件带动时轮(11)和分轮(12)转动;所述分轮(12)和时轮(11)为环形内齿圈,设置于机芯中心;所述支撑机构为轨道机构(13)或托架(20),支撑机构支撑时轮(11)和分轮(12);所述控制机构限制时轮(11)和分轮(12)的径向与轴向的位置和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表的环形时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为轨道机构(13)时,所述分轮(12)与内环(21a)连接为一体,所述内环(21a)与轴承钉(21b)通过螺钉(21d)固定为一体;圆柱滚子(21c)与轴承钉(21b)同轴设置,圆柱滚子(21c)能够灵活转动;所述内环(21a)上装有3~8个柱状宝石(13a),所述时轮(11)放置于内环(21a)的柱状宝石(13a)上,所述柱状宝石(13a)限制时轮(11)的轴向位置和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表的环形时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为托架(20)时,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盖片(16)、限位柱(17)、限位宝石(18)和夹板(19);所述限位柱(17)设置在夹板(19)外周,数量为3~8个,所述限位宝石(18)同轴放置于限位柱(17)上,数量为3~8个,限位宝石(18)能够灵活转动,限制时轮(11)的径向位置;所述盖片(16)与限位柱(17)相配合通过螺钉固定为一体,数量为3~8个;所述盖片(16)上设置弧形宝石(16a),所述弧形宝石(16a)限制时轮(11)的轴向位置和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表的环形时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为托架(20)时,托架(20)为环形装置,所述环形装置和分轮(12)上均匀镶嵌有3~8个弧形宝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表的环形时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轮部件包括第一分介轮(4)、第一时介轮部件(5)、第二分介轮(6)、第二时介轮(7)、第三分介轮(8)、第三时介轮(9)和第四分介轮(10);所述第一分介轮(4)与第二中心轮(3)同轴摩擦配合为一体;所述第二分介轮(6)通过方形孔套装在第一分介轮(4)方形凸起上;所述第二分介轮(6)与第三分介轮(8)啮合;所述第三分介轮(8)与第四分介轮(10)通过方孔同轴配合为一体;所述第四分介轮(10)与分轮(12)内啮合;所述第一时介轮部件(5)与第一分介轮(4)同轴间隙配合,第一时介轮部件(5)中的第一时介轮片(5b)与第二时介轮(7)啮合,第三时介轮(9)与第二时介轮(7)同轴,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第三时介轮(9)与时轮(11)内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手表的环形时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轮(12)和时轮(11)的周圈上印刷或者雕刻有指针形状的标识,所述时轮(11)为透明材料或金属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手表的环形时分显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介轮(4)与跨轮片(14a)啮合;第一时介齿轴(5a)与跨齿轴(14b)啮合;拨针介轮(15)与跨轮片(14a)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77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顶针
- 下一篇:双气室多拼式的轮胎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