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嵌式触控显示器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7584.5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逸棠;蔡育铮;邱钰梅;吕昭良;林儒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43;G02F1/136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李静,宫传芝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嵌式触控 显示器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器,且特别是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触控显示器多半为外挂式触控显示器。外挂式触控显示器由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所组成,其中触控面板贴合于液晶显示面板之上。触控面板具有多个触控驱动电极与多个触控感测电极,控制器会依序传送触控驱动信号给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而多个触控感测电极则用以接收多个触控感测信号,并将多个触控感测信号送给控制器,以使控制器据此判断至少一触碰位置。由于外挂式触控显示器由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所组成,因此会具有三层以上的玻璃,故较为厚重,而不符合目前产品轻薄短小的趋势。
另外,虽然目前有人提出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架构,将触控感测层直接内嵌于液晶显示面板中。然而,因为触控感测层直接内嵌于液晶显示面板内部的原因,故触控感测电极与共电极之间的距离以及触控驱动电极与共电极之间的距离皆会变近,因此,触控感测电极与触控驱动电极之间的互电容会变大。
由电容充电公式可以得知当电容值变大时,电容充电至固定电荷所需充电时间变长。当触控驱动电极接收方波的触控驱动信号时,因为互电容变大的原因,故触控感测电极上本应为方波的触控感测信号会变为三角波的触控感测信号。据此,触控感测信号的信号变化量会变小,而较难判断触碰位置,使得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触控感测灵敏度变差。
另外,因为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每一个像素不可能都有放触控感测电极与触控驱动电极,因此会导致液晶显示面板的寄生电容不具有均匀性。如此,在于内嵌式触控显示器进行显示时,显示器的亮度可能会不均匀,而会有横纹产生(也即,产生Mura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器,此内嵌式触控显示器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彩色滤光基板、液晶层、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显示电极。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多个栅极线与多个数据线。多个栅极线沿着第一轴向延伸,且彼此平行排列。多个数据线沿着第二轴向延伸,彼此平行排列,且与多个栅极线绝缘,其中多个数据线与多个栅极线于平面上交错以定义出多个像素区。液晶层,位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与彩色滤光基板之间。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位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与液晶层之间且位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上,沿着第一轴向与第二轴向的其中之一延伸,且彼此平行排列。第一显示电极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绝缘且同层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器,所述内嵌式触控显示器包括共电极、多个像素电极、多个栅极线、多个数据线、多个触控感测电极、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多个第一虚拟电极与多个第二虚拟电极。多个栅极线沿着第一轴向延伸,且彼此平行排列。多个数据线沿着第二轴向延伸,且彼此平行排列。多个触控驱动电极沿着第一轴向延伸,且彼此平行排列。多个触控感测电极沿着第二轴向延伸,且彼此平行排列。多个第一虚拟电极沿着第一轴向延伸,且彼此平行排列。多个第二虚拟电极沿着第二轴向延伸,且彼此平行排列。任意两个相邻的触控驱动电极之间具有至少一第一虚拟电极,且任意两个相邻的触控感测电极之间具有至少一第二虚拟电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电子装置本体与所述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其中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电性连接电子装置本体。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触控感测灵敏度较佳,或其可以减少显示器亮度的不均匀性(也即,减少Mura现象的发生机率)。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部分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平面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平面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器的平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7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