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吸式管道混合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7103.0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6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李陈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6 | 分类号: | B01J19/26;B01F5/02;C02F1/6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混合 反应器 | ||
1.一种自吸式管道混合反应器,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包括吸入段(1)和混合段(2);吸入段(1)包括流体入口管道(3)、吸入腔段(4)和扩散段(5);流体入口管道(3)伸入吸入腔段(4)内,末端收缩为圆锥形;在吸入腔段(4)的管壁上设置有吸入物流管道(6),吸入物流管道(6)深入吸入腔段(4)内的末端设置有流体分布器(7);混合段(2)管壁上设置有导流挡板;沿流体流动方向,流体入口管道(3)、吸入腔段(4)、扩散段(5)和混合段(2)的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管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吸入腔段(4)、扩散段(5)和混合段(2)的长度比为1:(2~4):(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管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流体入口管道(3)与吸入腔段(4)的内径比为 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管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吸入物流管道(6)与吸入腔段(4)的内径比为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管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吸入腔段(4)、扩散段(5)和混合段(2)的内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管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布器(7)深入吸入腔段(4)的位置为吸入腔段(4)内径的1/4 ~1/ 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管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布器(7)包括进料管(71)和其末端的半球形空心腔体(72),半球形空心腔体(7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圆孔;其中,半球形空心腔体(72)的中心轴线与流体流动方向的夹角θ=120°~ 1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吸式管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进料管(71)的直径D1与半球形空心腔体(72)的直径 D2满足D1/D2 ≤ 0.5,半球形空心腔体(72)上圆孔的数量 n 和圆孔的直径 d 满足
(D1/d)2 ≤ n ≤ (D2/d) 2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吸式管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半球形空心腔体(72)上圆孔的直径d=1~4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吸式管道混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半球形空心腔体(72)上圆孔的直径d=2~3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71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