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砌体承重墙下部拆除时的托梁加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7061.0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墙 下部 拆除 加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砌体承重墙下部拆除时的托梁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早期建设有大量的砌体结构砖砌承重墙房屋,随着使用功能的改变需要,砖砌承重墙往往需要在其下部改建拆除或开大尺寸门洞。砖砌承重墙是一种由上到下直接传递竖向荷载的墙体,其下部改建拆除或开大尺寸门洞时,往往由于没有有效的临时传递分力路径和施工措施而带来结构上的不安全。虽然不乏有利用上部墙体的墙拱原理而进行拆除,但墙拱原理的形成有许多约束条件,特别是原有门洞的存在或强度跨高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墙难以形成有效拱体。因此,在许多情况下,砖砌承重墙体的下部改建拆除或开大尺寸门洞在施工时难以处理。
文献CN101078299A公开了一种多层砖混结构建筑改造为框架结构建筑的方法,从其砖砌承重墙体的下部拆除的情况来看,临时安全施工措施的不到位,直接导致了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确保承重墙体的下部拆除时结构的安全稳定,需要设计一种简洁方便、受力合理、经济实用、结构安全的临时施工方法,以满足类似结构的功能用途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砖砌承重墙体下部拆除时结构安全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砌体承重墙下部拆除时的托梁加固方法。该方法具有简洁方便、受力合理、经济实用、结构安全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砌体承重墙下部拆除时的托梁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所需拆除墙体范围H+h+n的上方50~400mm处凿出一排能穿入支撑杆的穿墙孔洞,孔洞间隔300~500mm,向孔洞中插入支撑杆,在墙的两边分别搭设脚手架,支撑穿墙支撑杆;
b)在所需拆除墙体上方的一侧,凿出长大于所需拆除长度L、高度h+n、深至少1/2墙体厚度的墙槽,将能满足墙体承载负荷的构件放入墙槽;构件上部与墙槽上端留有30~80mm的间隙,沿间隙设置混凝土或钢板小垫块,将构件与墙槽顶紧;然后在被拆除墙体两侧端部的空隙,用水泥砂浆将构件封堵密实;
c)在墙槽的后背一侧,用b)步骤相同的方法置入一根能满足墙体承载负荷的另一构件;两个构件呈平行状,形成平行双构件;
d)拆除所需墙体;
e)将平行双构件及顶部空隙用水泥砂浆全部包裹填充密实;
f)取出穿入墙体的支撑杆,用水泥砂浆填充密实;或者不取出穿入墙体的支撑杆,割去露出墙体两侧外的部分;
g)拆除脚手架;
其中,H为需拆除承重墙的高度,h为构件的梁高;n=30~80mm。
上述技术方案中,穿墙孔洞的直径优选范围为30~80mm,更优选范围为40~60mm。所述构件为工字钢或槽钢,优选方案为槽钢。n的优选范围为40~70mm。平行双构件的底部优选方案为用缀板联接。所述缀板优选方案为钢板。所述缀板与平行双构件联接优选方案为满焊焊接。所述缀板优选方案为间隔200~700mm设置。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临时脚手架支撑与预先墙内开槽布设单根槽钢托梁两者相结合的方法,用以既有砖砌建筑物承重墙下部拆除(或开洞)。通过预先在墙上凿出圆孔,将普通脚手架钢管穿入圆孔,并在待拆除的承重墙体前后两侧,分别搭设临时脚手架,与穿墙钢管组成分担上部墙体荷载系统的一部分;再在待拆除的承重墙体上方开凿出一条半墙宽的墙槽,布设进单根槽钢,固定槽钢,顶紧槽钢与墙槽顶面,形成临时托梁,成为分担上部墙体荷载系统的另一部分。两部分系统组合后,形成临时支撑全部上部墙体荷载的结构系统,保证拆除时的墙体整体稳定安全。优选方案为拆除下部墙体后,在双槽钢底部设置缀板,使双槽钢发挥整体托梁的作用,从而完成对承重墙下部墙体的拆除或开洞。本发明方法在已有砌体房屋的改扩建中具有十分有价值的应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中,包括我们石化行业早期装置辅助设施的建筑物中,相当部分的老建筑需要内部改建修建,在扩充和改变功能的同时,需要有可靠的安全保证,因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方法施工简便,快速,改造成本低廉,改建后的墙体未见任何裂缝出现,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正面示意图。
图2为拆墙前的剖视图。
图3为拆墙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方法立体示意图。
图5为砖砌承重墙体前后的脚手架系统。
图1~5中,L为需拆除(或开洞)的承重墙长度,H为需拆除(或开洞)的承重墙高度,t为墙体厚度,h为构件的梁高,1为需拆除(或开洞)的墙体,2为穿墙孔洞,3为墙槽,4为砖砌承重墙体,5为支撑杆,6为混凝土或钢板小垫块,7为构件,8为脚手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7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