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棕榈渣与生化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6794.2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9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丰;丘国强;郭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茵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C02F11/00;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1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棕榈 生化 污泥 环保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垃圾回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棕榈渣与生化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棕榈油又称棕油、棕皮油,是由油棕果中果皮提取的油脂,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它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的比例超过30%。用于生产棕榈油的油棕果原产于非洲西海岸,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各国开始大量种植,到80年代东南亚的油棕面积和产量都已超过非洲,其中马来西亚的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印度尼西亚也占20%左右。20世纪20年代我国曾从马来西亚引种海南岛,后来台湾、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省、区均有种植,但产量不多,20世纪70年代以来,棕榈油产量是各种植物油脂中增长最快的,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食用油脂,在国际植物油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从棕榈树及其果实处获得棕榈油,人们通常采用水煮、碾碎、榨取等方式来对棕榈果肉及棕榈仁等进行加工,不过该方法在获得棕榈油的同时还预留下大量包括棕榈树枝、树叶、果壳及果仁在内的棕榈渣。在工业生产中,这些棕榈渣数量众多,占地面积较大,故如何对棕榈渣进行有效处理一直是棕榈油生产厂商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棕榈渣与生化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采用该系统可以对棕榈渣和生化污泥进行回收利用,为棕榈油产业中处理大量棕榈渣提供了新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棕榈渣与生化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棕榈渣预处理系统、干燥系统和生物炭冷却包装系统,与棕榈渣预处理系统并联还设置有污泥预处理系统,与所述生物炭冷却包装系统连接设置有废水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干燥系统的热能传导给污泥预处理系统的第一热传导系统、用于将干馏系统的热能传导给干燥系统的第二热传导系统和用于将干馏系统的热能传导给燃烧系统的第三热传导系统,所述棕榈渣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破碎系统、造粒系统和燃烧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热料仓、螺杆泵和预热器,所述第一热传导系统包括与所述干燥系统依次连接的冷却器、三相分离器、沉淀池和热水泵,所述热水泵与预热器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预热器与预热料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预热器的热能传导给预热料仓的导热管道。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干燥系统包括三级直接加热干燥机,所述三级直接加热干燥机包括依次嵌套的大筒、中筒和小筒;所述干馏系统包括外热式回转干馏机。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生物炭冷却包装系统包括生物炭冷却器、生物炭料仓及生物炭包装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以棕榈渣和生化污泥进行有效回收,一方面解决了棕榈油生产过程中大量棕榈渣无处堆放的问题,另一方面使缓解了生化污泥对环境的污染,减轻了环境负荷,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同时,本发明的处理过程还可以产生附加产品生物炭,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此外,本发明的热传导系统使棕榈渣处理过程中的余热可以回收利用,节约了能耗,还使系统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见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所述的棕榈渣与生化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棕榈渣预处理系统、干燥系统和生物炭冷却包装系统,与棕榈渣预处理系统并联还设置有污泥预处理系统,与所述生物炭冷却包装系统连接设置有废水废气处理系统,本发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将干燥系统的热能传导给污泥预处理系统的第一热传导系统、用于将干馏系统的热能传导给干燥系统的第二热传导系统和用于将干馏系统的热能传导给燃烧系统的第三热传导系统,上述棕榈渣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破碎系统、造粒系统和燃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茵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茵绿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6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葛叶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重载型三轮车制动蹄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