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吊卡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6245.5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9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先;蔡童新;张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光先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6 | 分类号: | E21B19/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修井时用于起下油管的吊卡,属于油田修井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井下作业的主要工作是将众多数量的油管通过丝扣、节箍连续连接下放至油井内,或将油管逐根从油井内提出、拆卸后在地面摆放。目前,上述的工作主要是通过起升机和人工配合来完成油管的起下及油管的连接或拆卸,人工操作作业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自动起下油管的组合式吊卡。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吊卡,其包括主吊卡和副吊卡,所述主吊卡包括左、右吊臂、可动地连接在所述左、右吊臂上端的吊环,在所述左、右吊臂之间设有分别与左、右吊臂连接的卡吊油管的卡吊机构Ⅰ;所述副吊卡包括上端分别与所述左、右吊臂活动连接的左、右摆臂,所述左、右摆臂之间的下部设有分别与左、右摆臂连接的卡吊油管的卡吊机构Ⅱ,左摆臂和左吊臂之间通过液压缸连接,右摆臂和右吊臂之间通过液压缸连接。
本发明中,副吊卡用于将横向放置的油管抓起送给主吊卡或将主吊卡从油井内起吊出来的油管接手后放置到一侧。主吊卡可与起升机配合用于将油井中的油管起吊出来或将副吊卡送来的油管起吊后与井口内的油管对接。本发明是通过主吊卡和副吊卡配合实现油管的换手动作。当进行接管作业时,与副吊卡的摆臂连接的液压缸动作带动副吊卡摆动至放置油管的位置,副吊卡上的卡吊机构Ⅱ动作将横向放置的油管卡住,与副吊卡的摆臂连接的液压缸动作带动油管起升,并最终将油管的顶端伸入主吊卡的卡吊机构Ⅰ内,主吊卡的卡吊机构Ⅰ动作将油管卡住,主副吊卡间完成油管的换手,主吊卡可以在起升机的带动下起吊油管至油井口,进行接管作业。当进行拆管作业时,主副吊卡动作顺序相反。
本发明中,主吊卡上设置的卡吊油管的卡吊机构Ⅰ的结构形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可以将油管卡住的结构,考虑到结构设计的简单及可靠性,本发明中所述卡吊机构Ⅰ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左、右吊臂之间的底座,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两个底座上的底座A及两个分别与所述的两个底座A的相对面滑动配合的吊臂A,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吊臂连接,两个底座A上与吊臂A滑动配合的面均为上端向外侧倾斜的斜面,两个吊臂A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卡瓦,两个吊臂A分别与设置在该侧底座A上的液压缸连接。本发明中,两个底座A在液压缸的带动下可以沿各自底座上的配合面滑动,当两个底座A带动其上的卡瓦同时向内侧运动或同时向外运动时,可以将油管卡住或将油管松开。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吊臂A与设置在该侧底座A上的液压缸的缸筒连接,该液压缸的杠杆与所述底座A连接。
本发明中,副吊卡上设置的卡吊油管的卡吊机构Ⅱ的结构形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可以将油管卡住的结构,考虑到结构设计的简单及可靠性,本发明中所述卡吊机构Ⅱ包括前端具有开口的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内与框架体的开口端相对的位置设有可动的滑板,所述滑板与固定安装在框架体后端的夹钳液压缸的缸杆连接,在所述框架体的左右两侧框架上分别连接有对称设置的连接轴,两个连接轴位于框架体内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连接有一夹头,两个夹头分别通过连接板可转动地与所述滑板连接。本发明中,夹钳液压缸动作,可带动滑板前进或后退,滑板通过与其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带动两个夹头同时张开或抱紧,从而将油管松开或将油管卡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主吊卡和副吊卡的配合,实现了油管在起下过程中的换手,从而使实现整个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成为可能。本发明可完全替代目前的人工作业过程,实现自动化作业,从而可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具有很高的经济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主吊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B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卡吊机构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中的C-C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副吊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 是图9的左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中的卡吊机构Ⅱ的结构示意图(不带盖板);
图12是图11中的D-D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光先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光先数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6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单元、具有它的天线和天线匹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陶瓷砖等静压模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