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蒡子苷元在治疗贫血疾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5992.7 | 申请日: | 2012-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7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全;冯芹;董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365 | 分类号: | A61K31/365;A61P7/06;A61P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蒡 子苷元 治疗 贫血 疾病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牛蒡子苷元的一种新的医药用途,具体涉及牛蒡子苷元用于制备治疗贫血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贫血是指人体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0~l2g/dL或循环红细胞数量减少,导致需氧组织和器官产生“饥饿感”,由此使得患者表现为容易疲劳和总生活质量下降,严重病例若不治疗还可能有生命危险。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是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
贫血的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多种: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许多临床上的慢性疾病也是造成贫血产生的重要原因,贫血在因慢性肾病所致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的发病率高达80%以上,在肿瘤人群中的发病率超过60%,贫血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某些严重疾病患者和老年人群中也较常见。贫血按其发病原因,主要以下几类贫血类型。
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又称为炎症性贫血(anemia of inflammation),其特点为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降低、贮铁不正常或贮铁水平升高,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水平不增高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铁水平增高,肠道铁吸收受到抑制。众多的疾病均能引起炎症性贫血,主要分为四大类:慢性感染(骨髓炎、肺炎、深部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膜炎、HIV感染、真菌和分支杆菌感染)、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性疾病(何杰金氏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肉瘤、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病、炎性肠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为:①病毒感染,特别是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临床上可见到乙型肝炎相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②化学因素,特别是氯霉素类抗生素、磺 胺类药物及杀虫剂引起的再障与剂量关系不大,但与个人敏感有关。③长期接触X射线、镭及放射性核素等可影响DNA的复制,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干扰骨髓细胞生成,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
溶血是指红细胞遭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溶血超过造血代偿时出现的贫血即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溶血发生而骨髓能够代偿时(骨髓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可以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按发病机制,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类如下:①红细胞自身异常性溶血性贫血,包括红细胞膜异常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珠蛋白和血红素异常性溶血性贫血。②红细胞周围环境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包括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生物因素、理化因素等。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当肾功能开始受损时,慢性肾病病人体内由肾脏分泌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总量将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从而成为引发肾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以外,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体内堆积大量代谢毒素,缩减了红细胞存活时间;慢性肾病病人长期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而尿蛋白则源源不断从病人体内流失,慢性肾病病人多发生出血倾向,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慢性肾病病人发生肾性贫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59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式工作电极
- 下一篇:可降解的辐射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