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摸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5746.1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3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斌;张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2;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 识别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多层触摸检测装置进行触摸识别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触摸屏是提供人机互动所必不可少的装置,目前的触摸技术仅仅为平面触摸动作提供解析和应用,例如单击、双击和滑动等。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显示屏除了提供平面图像或者菜单外,还能提供三维图,目前的针对三维图的操作只有利用鼠标进行一系列选择之后再进行操作,非常的复杂,操作效率也不高。随着显示技术的深入发展,出现了利用视差原理进行立体显示的电视、电脑等,有很多用于商品展示,这样就更加需要能够对立体图像进行操作的触摸技术。
现有技术中(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102156575A)有人针对立体显示技术提出对触摸深度进行检测和应用,不过这种应用很简单,只是在增加了触摸深度这个参数,如图1所示,触摸识别装置包括四层,触摸层1、触摸层2、触摸层3和触摸层4,每个触摸层都有一个纵向坐标,用于体现触摸深度。在另一篇中国专利CN101403952B中公开了利用多层触摸屏去感应触摸力度的技术,但是上述这些公开的技术对三维触摸技术的应用非常简单,并不能满足真正的三维触摸操作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识别立体触摸手势的触摸识别装置和识别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摸识别装置,包括信号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两个识别层不在同一平面的触摸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信号检测装置均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并将检测数据发送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对接收的检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表示立体触摸手势的手势数据。
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触摸轨迹整合单元及与所述触摸信号检测装置对应连接的触摸识别单元,所述触摸识别单元均连接到所述触摸轨迹整合单元并将识别的触摸点数据发送到所述触摸轨迹整合单元,所述触摸轨迹整合单元根据各触摸识别单元发送的触摸点数据合成所述手势数据。
优选地,所述手势数据包括非平行于于显示平面的方向上的轨迹数据。
优选地,所述触摸识别装置至少其中之一的触摸信号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对管阵列。
优选地,所述触摸识别装置至少其中之一的触摸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光学感应装置。
优选地,所述光学感应装置为摄像头。
优选地,所述运动数据包括各层触摸点映射在同一平面的平面轨迹数据和方向数据。
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根据各层触摸信号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生成触摸物三维骨线数据,手势数据包括三维骨线的运动轨迹数据。
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根据各层触摸信号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生成在一特定平面的投影数据,手势数据包括所述投影数据及该投影数据的运动轨迹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识别立体触摸手势的方法,
步骤1、首先利用至少两层触摸检测装置采集不同平面的触摸识别数据;
步骤2、将所述不同平面的触摸识别数据进行整合成立体触摸手势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为根据各层触摸信号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生成触摸物三维骨线数据,手势数据包括三维骨线的运动轨迹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为:将各层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的所有点针对其中一层所在平面进行投影,得到一系列基于二维的点集,从二维点集的运动变化获取手势数据。
优选地,所述触摸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对管阵列或摄像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人机交互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识别装置。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多层触摸检测装置对立体空间的触摸动作进行识别,识别立体触摸手势,能够更好的引用到立体显示或立体操作系统,例如3D图像的触摸操作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多层触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层触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触摸物在各层触摸装置形成的2D截面示意图;
图4为触摸物在各层触摸装置形成的截面的骨线示意图;
图5为判断动作抓的示意图;
图6为判断动作提的示意图;
图7为判断动作转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外一种实施例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汇冠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57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