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和使用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75446.3 | 申请日: | 2012-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5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优太;多湖雄一郎;尾崎公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丁业平;常海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活性 材料 使用 | ||
1.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包含Si-Sn-Fe-Cu基合金,
其中在全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中,Si相所占的面积比率为35%至80%,
其中所述Si相分散于基质相中,
其中所述基质相包含在所述Si相周围结晶的Si-Fe化合物相,并且还包含Sn-Cu化合物相,该Sn-Cu化合物相结晶以包围所述Si相和所述Si-Fe化合物相,
其中以在全部所述基质相中所占的面积比率计,所述Si-Fe化合物相的结晶比率为35%至90%,
其中所述基质相中还包含不可避免地在所述基质相中结晶的Sn相,以在全部所述基质相中所占的面积比率计,该Sn相的结晶比率为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Si-Fe化合物相在全部所述基质相中所占的面积比率为60%至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Si相在全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中所占的面积比率为50%至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Si相在全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中所占的面积比率为50%至80%。
5.锂离子电池负极,含有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以及作为粘合剂的聚酰亚胺粘合剂,其中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形成为平均粒径为1μm至10μm的微细粉末,并且所述聚酰亚胺粘合剂用以粘合所述负极活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未经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54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